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49|回复: 1

张晓虎 林园悲歌

[复制链接]

855

主题

1087

回帖

723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233
发表于 2021-12-29 02: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园悲歌

                                ·张晓虎·

  一、场地背景

  1938年下半年,蒋介石选准歌乐山南麓山洞双河桥、万家大田坝、石岗子一
带修建别墅。1939年底工程完毕,国民党要员前往祝贺,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见此
世外桃园、绝妙宝地,连声赞叹不已。蒋介石为表示对国家元首的恭顺,忍痛割
爱将别墅赠送给了林森,是为林园。林森于1943年8月因与美国军车发生车祸,
受到震动惊吓,脑溢血去世后,蒋介石迁居林园。蒋住1号楼,宋美龄住2号楼,
3号楼做办公和开会用,林森公馆编为4号楼。林森墓于1944年7月在园内建成。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从延安飞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当
晚宿于林园2号楼,蒋介石在林园举行了招待宴会。1949年后林园改为解放军重
庆通信学院的校园。文革中,林森墓被炸毁,红卫兵焚尸扬灰。1979年中共中央
评价林森为“著名的老一辈民主革命家”,1980年3月重修林森墓,供亲属与后
人凭吊,墓内是空的。

  二、就近扫射

  1967年10月27日,反到底派负责人李木森、黄廉、王以时等应邀到林园解放
军412部队(通讯兵工程学院),为该院反到底派红旗造反团举办的中层干部学
习班作“形势报告”, 反到底六大司令部十来个头头都参加了。

  反到底司令黄廉回忆道:通信兵学院红色造反总团请我们过去做报告,财贸
井冈山的宣传队跟着去慰问演出。当晚,财贸井冈山宣传队“拥军爱民”演出中,
八一五派冲击会场,发生喧嚷抓扯,向演员扔石头扔凳子,学员自发围成一圈保
护演员,看戏的人也进行反击。双方从口角发展到打斗,演出提前结束,反到底
派的人纷纷离开,815派成员和那些群众在现场滞留了一会儿后也开始离去。他
们就送我去比较安全的地方去等着,准备调车送我回去,安排我进警卫连连部。
我正在那里与指导员摆龙门阵,外面的战士来报告,水对立面的人带枪冲击警卫
连,连长和指导员说一定要把他们阻挡住。接着就报告突破了第一道岗哨,到了
第二道岗哨,我对指导员说我还是离开比较好,这个指导员非常负责任,他说你
一定要等一等,我们对你的安全负有责任,这个危险的当儿不能离开,出去有危
险。接着就听见外面一个排长在那里高声宣布,我们是执行勤务的,没有介入两
派,念了三条纪律。结果没有起作用,外面越喊越凶,又听到一个声音发出警告,
解放军一定要执行九五命令,你们不能再继续冲击了。然后就是朝天鸣枪警告,
两声枪响,这个大概引起了对方开枪还击,接着就听见密集的枪声,不是一支枪,
而是群射。我说一定要走了,指导员也没有办法,派黄大德护送我从后面下山,
走出来经过一个坝子,看到一片人倒在血泊里,有的人手上还拿着武器,男女都
有,全部都是穿军装的,起码有二十个人,走楼上几个战士把冲锋枪靠在栏杆上,
倒在地上还有人喊口号要与“麻联总血战到底”。

  我插身走过坝子,精神还不是太紧张,跟我一起去的警卫员吓坏了,说老总
伤的人可不少哇,我们从营地8点多下山,后山根本没有路,就是从灌木丛中间
挨下去,最后经过一片农田。我把军大衣交给警卫员,他随手穿在身上,下山之
后大衣被汗水湿透了。下山就到了重庆大学的后门,我就听见八一五的广播在叫:
反到底的头头到412挑起武斗,现在打死我解放军和革命群众50余人;反军决无
好下场。这个时候已经夜深了,八一五的广播都全部开了,都是同一腔调。走到
小龙坎的时候,学校首长派了一个中吉普赶上来送我们,上车的时候就看到五十
四军全副武装往这边开,我们就一路上给他们让路,我数了是九辆卡车,他们数
了说是十二辆,总有两三个连的兵力过去了。传说被警卫连开枪打死的人里面有
叶剑英的孙女儿,整个事件中死32人,重伤53人。

  按黄廉说法:八一五派为抓获已被解放军驻该学院警卫连接到驻地保护起来
的反到底派负责人,冲击警卫连驻地,警卫连执行“九五命令”,在劝阻无效时
开枪拦阻,造成重大伤亡。

  第二说法:双方从口角发展到打斗,演出提前结束,反到底派的人纷纷离开,
815派成员和那些群众在现场滞留了一会儿后也开始离去。就在这时,已经埋伏
在球场两侧的警卫连战士突然向人群射击,一阵枪响过后,院子里的空地上倒下
一片,其余的人惊叫着四散逃命。

  第三说法:当时抢枪成风,两派从部队、库房、兵工厂抢夺枪支,迅速武装
自己。尤其受部队支持的815派,几乎是半抢半送。该学院815派部队学员以为别
处抢枪那么容易,这里大概差不多吧?似乎动手抢警卫连的枪也合理。殊不知警
卫连一直看不惯815造反派,院校系统不属于成都军区管,警卫连头儿可以不理
睬成都军区支持815的倾向,连队两个头儿极善做思想工作,把全连管得服服帖
帖。这下逮到机会,一声令下,近距离扫射,人群像扇子一样一片一片倒下。

  1967年10月27日晚的案发现场:警卫连大院。那是个不大的院子,三面有平
房,中间好像是个篮球场,一些警卫连的战士在连长的指挥下冲出院子,追杀那
些逃出去的人,还有人就在院子里,朝那些受了伤,在呻吟、哭喊、挣扎的人补
上一枪,最远的尸体,倦曲在百米外的水沟里。

  这些民众供养的大兵道德底线在哪里?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同胞,
他们狠得下心扣动扳机?是啥天大仇恨使他们如此狠毒?短短几分钟,上百人倒
在他们面前,黑夜中还追杀出去,兽性为何远远大于人性?喊革命口号,行杀戮
之实。无论多完美的理想,绝对无权剥夺他人生命。

  等院子里已经听不见声音,出去追赶的人都回来以后,连长秦文斗带领那些
参与了行凶的大兵,携带着枪支弹药,匆匆地跑出学校大门,消失在歌乐山沉沉
的夜色之中。

  事后,按成都军区司令员梁兴初的指示,勤务连连长秦文斗、指导员拘留审
查,排级干部被隔离审查,全连被解除武装,集中整顿。传说主要人员移交军事
法庭审判,结果不得而知,似乎不了了之,对社会没有正面交代或公布。暴力横
行生命如纸的红色年代,军管会有持无恐,无需对社会公众交代处理结果。

  1949年政权更迭之际,11月27日晚歌乐山脚下的白公馆、渣子洞监狱,军警
屠杀了300多囚徒;18年后文化革命权力更迭中的深秋夜晚,5公里外歌乐山上林
园,军队乱抢射杀人群,死伤百多人。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飚为我从天落,歌乐
山变成悲歌山,血写的历史在暴力下延伸。

  815派悲愤呼号,敞开现场展览,广播高叫,小报四散,死者照片、简历登
在上面,控诉杀人魔王。满城老乡络绎不绝上山参观,不少单位组织人员开车上
山,说是悼念,也当娱乐,全国只演样板戏的年代,看死人也算节目。院坝里停
放了五具尸体,其中一个是大约十七、八岁的短发姑娘,穿当时流行的草绿色军
服,脸蛋白净而清秀,静静地躺在一付门板上,好象睡着了一样,子弹从她的左
太阳穴射入,从右太阳穴射出,一边有一个碗口大的洞。在一间大屋子里面有一
个水池,水池里面并排躺着10来具尸体,他们都没有穿衣服,只在身上盖着一块
大油布,遮住脖子以下、小腿以上的部位。这些尸体面目完整,神态安详,看上
去就像在熟睡。人们列队从水池前面走过,所有的人都捂着鼻子,不少人边看边
流眼泪,不是伤心,是遭大池子里福尔马林散发出来的浓烈气味熏的。

  三、常周生

  小报传进我家,全家人很震惊,就着昏暗的8瓦荧光灯管,妈边看照片边叹
气:“唉!这个常周生是我们小时候一齐长大的,他比我们大一些,那会儿他们
一家很欢乐,经常全家一齐唱歌,唱得很好听,我们经常听他们唱。”我赶紧凑
过去看遗像,绝对端正的标准形象,30多岁,分头,帅气,穿军装,比造反起家,
后来当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精神。多年来,反复向老妈、舅舅问过,网上查询后,
晓得了有关他的大致家世:

  他爸常得仁——著名科学家,山西忻县人,1900年生,清华大学首届公费考
试生,与梁思成、闻一多、周培源、冀朝鼎、刘弗琪和孙立人等同窗学习。1922
年转入南京金陵大学立志学农。10年后常得仁公费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次年
获农作物育种硕士学位。回国后参加了晏阳初博士开创的平民教育事业,主持棉
花育种,为华北棉区选出优良棉种。1936年,应实业家卢作孚先生聘请,赴四川
开展棉花事业。抗战爆发后,常得仁带队赴外省选购优良棉种,并随车督运。冒
着日机轰炸的危险,日以继夜地奔赴全川各地,短短两年内就把全四川地区80%
以上低劣质土棉种换成长绒陆棉改良种。结束了中国依赖国外进口洋纱布的历史,
使抗日大后方军民的穿衣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
力量。1939年,常得仁协助晏阳初博士筹建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被聘任为农学系
教授兼系主任。

  他妈黄景美——出生中医世家,辽宁海城县人,燕京大学校花,乡建学院子
弟校景慧小学校长。这对高级知识分子夫妇信奉天主教,先后养育了10个子女,
5男5女,常周生是老大。

  晏阳初博士于1923年,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平教会选定河北定县为
实验区,开启了乡村建设运动的先河。当年引进的良种猪、优质白杨和良种苹果,
现在依然享誉河北,致富于民。晏阳初经费主要是从美国的慈善机关募捐来,抗
战期间乡建学院从河北定县迁入重庆北碚,在歇马场征购土地建学院,买了我外
公家祖产30来亩田土,我妈和舅舅进了学院子弟校——景慧小学,外婆一家变成
学院里的村民,跟常教授一家做邻居。教授家子女多,负担重,妈妈、舅舅小时
候经常看到教授牵头不长角的羊,四处放养,俗称狗头羊。教授夫人奶水不够,
羊子吃好草,产出羊奶喂娃儿,常家后生的弟弟、妹妹几乎靠喝羊奶长大。

  乡建院普及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通过学习文化、艺术教育和普及科学知识
开发民智。先后编写了600余种平民读物;选编了包括鼓词、歌谣、谚语、故事、
笑话等60万字的民间文艺资料,搜集民间实用绘画、乐谱等,组织歌咏比赛、农
村剧社,举办各种文艺活动。教授一家住乡坝小院,穿逗瓦房,喝羊奶,吃米饭,
身体力行平民教育方针,常常举办家庭周末合唱会,一家人排列成队,分多个声
部演唱各种歌曲,像著名电影《乡村音乐》里的情景一样,听得乡坝娃儿们如痴
如醉,把嗓音、旋律之美润进妈妈、舅舅幼小的心田里。景慧小学只有50来名学
生,设有同乐会、郊游会、营养学会等,几乎每周搞不同名目的活动。常教授创
作的歌词,70多岁的舅舅现在还记得《郊游歌》:“歇马场,龙凤溪,高坑岩,
好风景,看瀑布,狮子山,白鹤林,阳侯庙,这些地方真好玩,真好玩。”当舅
舅老迈苍凉的声音吐出这串明快歌词时,一幅老少同乐、个个淳朴憨笑的天趣图
活脱脱凸现在我眼前,多么欢乐的童年。他们一家都爱游泳,娃儿们夏天跳进清
澈透底的磨滩河,蓝天、碧水、细纱、贝壳,娃儿喧腾,河水开锅,嬉戏不归家。

  常周生排行老大,生在平等、友爱、知性的家庭里,充满阳刚向上的朝气,
热爱运动,体魄健康。小学毕业后,进入航空幼年学校学习,满脑子抗日必胜、
蒋公万岁的热念,浑身散发为国效劳、为国捐躯的血气方刚。49年后,他20岁出
头,响应政府号召参了军,文革时期是林园通讯兵学院教员,杀戮当晚,他不幸
在场。舅舅事后听说:他赤手空拳制止武斗,不幸遇难。黑麻麻、闹嚷嚷、尖锐
冲突的群体是非之地,去干啥呀?面对黑洞洞的枪口,制止哪门子武斗?不是白
白送死么?林彪多次告诫家人: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常周生不明这道理,大教授
的优秀儿子,在集体无意识冲撞中,轻易遭年轻无知枪手们扫射的子弹夺走了正
当壮年的生命。其后岁月,家属子女在艰难困苦中挣扎。

  1943年晏阳初与爱因斯坦、莱特、杜威等著名学者和科学家一起被授予“现
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的荣誉称号,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东方人,是
中国人民的骄傲和光荣。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援华法案,特列晏阳初条款。

  1949年改朝换代后,晏阳初遭批为“帝国主义的走狗”,“是直接受美帝国
主义指使,向中国人民巧妙地实行文化、经济、军事、政治侵略的奴才”,列为
文化战犯,他创办的平民教育会也被定为“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而强令
解散,许多骨干遭到迫害甚而处死。1951年,常得仁以一技之长暂缓清算,赴川
东地区指导春耕生产,开创“棉花育苗移栽”的新技术,使棉粮获得了双丰收。
1956年,常得仁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职工科学技术推广工作积极分子
大会,受到了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60年代常得仁从南
充农科所退休。文革中旧事重提,诬陷为“美蒋特务”,受尽残酷迫害,九死一
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常得仁78岁高龄,得到了平反。1989年11
月,晏阳初博士从海外亲笔来信,赞扬常得仁为中国平民教育作出的贡献,为祖
国棉花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并祝贺常得仁90寿辰。1992年4月,常得仁获中国
农学会颁发的巨型荣誉证书。常周生死在老爹受迫害的年代,抛妻弃子,祸不单
行。

  50年代晏阳初博士飘泊海外,在泰国、印度、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加纳等
国,继续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尊为世界著名平民教育家和乡村改造奠基人,
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如今晏阳初旧居 (1926~1936年 河北省定州市)
被列为国务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乡村建设学院部分校址扩编整合为现在
的西南大学。1985年晏阳初80高龄,终于重游祖国,受到副总理谷牧接见,并到
四川访问。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为晏阳初颁发“终止饥饿终身成就奖”,并祝
贺他97岁诞辰。

  一段歌乐山上的悲歌,引出几抹被人淡忘的岁月,明明灭灭沉浮在历史长河
中。

  2007.4于重庆
≡≡≡ 新 ≡ 语 ≡ 丝 ≡≡≡       ※
※          (NEW THREADS)          ※
※                                 ※
※         2008/09(第一七六期)          ※
※            一九九四年二月创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5

主题

1087

回帖

723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233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9 02: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园悲歌
wangchaowh8个月前 (04-22)八卦精29
林园悲歌

   一、场地背景

  1938年下半年,蒋介石选准歌乐山南麓山洞双河桥、万家大田坝、石岗子一带修建别墅。1939年底工程完毕,***要员前往祝贺,国民政府 林森见此世外桃园、绝妙宝地,连声赞叹不已。蒋介石为表示对国家元首的恭顺,忍痛割爱将别墅赠送给了林森,是为林园。林森于1943年8月因与美国军车发生车祸,受到震动惊吓,脑溢血去世后,蒋介石迁居林园。蒋住1号楼,宋美龄住2号楼,3号楼做办公和开会用,林森公馆编为4号楼。林森墓于1944年7月在园内建成。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从延安飞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当晚宿于林园2号楼,蒋介石在林园举行了招待宴会。1949年后林园改为***重庆通信学院的校园。文革中,林森墓被炸毁,红卫兵焚尸扬灰。1979年中共中央评价林森为“著名的老一辈民主革命家”,1980年3月重修林森墓,供亲属与后人凭吊,墓内是空的。

  二、就近扫射

  1967年10月27日,反到底派负责人李木森、黄廉、王以时等应邀到林园***412部队(通讯兵工程学院),为该院反到底派红旗造反团举办的中层干部学习班作“形势报告”, 反到底六大司令部十来个头头都参加了。

  反到底司令黄廉回忆道:通信兵学院红色造反总团请我们过去做报告,财贸井冈山的宣传队跟着去慰问演出。当晚,财贸井冈山宣传队“拥军爱民”演出中,八一五派冲击会场,发生喧嚷抓扯,向演员扔石头扔凳子,学员自发围成一圈保护演员,看戏的人也进行反击。双方从口角发展到打斗,演出提前结束,反到底派的人纷纷离开,815派成员和那些群众在现场滞留了一会儿后也开始离去。他们就送我去比较安全的地方去等着,准备调车送我回去,安排我进警卫连连部。我正在那里与指导员摆龙门阵,外面的战士来报告,水对立面的人带枪冲击警卫连,连长和指导员说一定要把他们阻挡住。接着就报告突破了第一道岗哨,到了第二道岗哨,我对指导员说我还是离开比较好,这个指导员非常负责任,他说你一定要等一等,我们对你的安全负有责任,这个危险的当儿不能离开,出去有危险。接着就听见外面一个排长在那里高声宣布,我们是执行勤务的,没有介入两派,念了三条纪律。结果没有起作用,外面越喊越凶,又听到一个声音发出警告,***一定要执行九五命令,你们不能再继续冲击了。然后就是朝天鸣枪警告,两声枪响,这个大概引起了对方开枪还击,接着就听见密集的枪声,不是一支枪,而是群射。我说一定要走了,指导员也没有办法,派黄大德护送我从后面下山,走出来经过一个坝子,看到一片人倒在血泊里,有的人手上还拿着武器,男女都有,全部都是穿军装的,起码有二十个人,走楼上几个战士把冲锋枪靠在栏杆上,倒在地上还有人喊口号要与“麻联总血战到底”。

  

  我插身走过坝子,精神还不是太紧张,跟我一起去的警卫员吓坏了,说老总伤的人可不少哇,我们从营地8点多下山,后山根本没有路,就是从灌木丛中间挨下去,最后经过一片农田。我把军大衣交给警卫员,他随手穿在身上,下山之后大衣被汗水湿透了。下山就到了重庆大学的后门,我就听见八一五的广播在叫:反到底的头头到412挑起武斗,现在打死我***和革命群众50余人;反军决无好下场。这个时候已经夜深了,八一五的广播都全部开了,都是同一腔调。走到小龙坎的时候,学校首长派了一个中吉普赶上来送我们,上车的时候就看到五十四军全副武装往这边开,我们就一路上给他们让路,我数了是九辆卡车,他们数了说是十二辆,总有两三个连的兵力过去了。传说被警卫连开枪打死的人里面

  有叶剑英的孙女儿,整个事件中死32人,重伤53人。

  按黄廉说法:八一五派为抓获已被***驻该学院警卫连接到驻地保护起来的反到底派负责人,冲击警卫连驻地,警卫连执行“九五命令”,在劝阻无效时开枪拦阻,造成重大伤亡。

  第二说法:双方从口角发展到打斗,演出提前结束,反到底派的人纷纷离开,815派成员和那些群众在现场滞留了一会儿后也开始离去。就在这时,已经埋伏在球场两侧的警卫连战士突然向人群射击,一阵枪响过后,院子里的空地上倒下一片,其余的人惊叫着四散逃命。

  第三说法:当时抢枪成风,两派从部队、库房、兵工厂抢夺枪支,迅速武装自己。尤其受部队支持的815派,几乎是半抢半送。该学院815派部队学员以为别处抢枪那么容易,这里大概差不多吧?似乎动手抢警卫连的枪也合理。殊不知警卫连一直看不惯815造反派,院校系统不属于***管,警卫连头儿可以不理睬***支持815的倾向,连队两个头儿极善做思想工作,把全连管得服服帖帖。这下逮到机会,一声令下,近距离扫射,人群像扇子一样一片一片倒下。

  1967年10月27日晚的案发现场:警卫连大院。那是个不大的院子,三面有平房,中间好像是个篮球场,一些警卫连的战士在连长的指挥下冲出院子,追杀那些逃出去的人,还有人就在院子里,朝那些受了伤,在呻吟、哭喊、挣扎的人补上一枪,最远的尸体,倦曲在百米外的水沟里。

  这些民众供养的大兵道德底线在哪里?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同胞,他们狠得下心扣动扳机?是啥天大仇恨使他们如此狠毒?短短几分钟,上百人倒在他们面前,黑夜中还追杀出去,兽性为何远远大于人性?喊革命口号,行杀戮之实。无论多完美的理想,绝对无权剥夺他人生命。

  等院子里已经听不见声音,出去追赶的人都回来以后,连长秦文斗带领那些参与了行凶的大兵,携带着枪支弹药,匆匆的跑出学校大门,消失在歌乐山沉沉的夜色之中。

  事后,按***司令员梁兴初的指示,勤务连连长秦文斗、指导员拘留审查,排级干部被隔离审查,全连被解除武装,集中整顿。传说主要人员移交军事法庭审判,结果不得而知,似乎不了了之,对社会没有正面交代或公布。暴力横行生命如纸的红色年代,军管会有持无恐,无需对社会公众交代处理结果。

  1949年政权更迭之际,11月27日晚歌乐山脚下的白公馆、渣子洞监狱,军警屠杀了300多囚徒;18年后文化革命权力更迭中的深秋夜晚,几公里外歌乐山上林园军队乱抢射杀人群,死伤百多人。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飚为我从天落,歌乐山变成悲歌山,血写的历史在暴力下延伸。

  815派悲愤呼号,敞开现场展览,广播高叫、小报四散,死者照片、简历登在上面,控诉杀人魔王。满城老乡络绎不绝上山参观,不少单位组织人员开车上山,说是悼念,也当娱乐,全国只演样板戏的年代,看死人也算节目。院坝里停放了五具尸体,其中一个是大约十七、八岁的短发姑娘,穿当时流行的草绿色军服,脸蛋白净而清秀,静静地躺在一付门板上,好象睡着了一样,子弹从她的左太阳穴射入,从右太阳穴射出,一边有一个碗口大的洞。在一间大屋子里面有一个水池,水池里面并排躺着10来具尸体,他们都没有穿衣服,只在身上盖着一块大油布,遮住脖子以下、小腿以上的部位。这些尸体面目完整,神态安详,看上去就像在熟睡。人们列队从水池前面走过,所有的人都捂着鼻子,不少人边看边流眼泪,不是伤心,是遭大池子里福尔马林散发出来的浓烈气味熏的。

  三、常周生

  小报传进我家,全家人很震惊,就着昏暗的8瓦荧光灯管,妈边看照片边叹气:“唉!这个常周生是我们小时候一齐长大的,他比我们大一些,那会儿他们一家很欢乐,经常全家一齐唱歌,唱得很好听,我们经常听他们唱。”我赶紧凑过去看遗像,绝对端正的标准形象,30多岁,分头,帅气,穿军装,比造反起家,后来当中央副 的王洪文精神。多年来,反复向老妈、舅舅问过,网上查询后,晓得了有关他的大致家世:

  他爸常得仁——著名科学家,山西忻县人,1900年生,清华大学首届公费考试生,与梁思成、闻一多、周培源、冀朝鼎、刘弗琪和孙立人等同窗学习。1922年转入南京金陵大学立志学农。10年后常得仁公费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次年获农作物育种硕士学位。回国后参加了晏阳初博士开创的平民教育事业,主持棉花育种,为华北棉区选出优良棉种。1936年,应实业家卢作孚先生聘请,赴四川开展棉花事业。抗战爆发后,常得仁带队赴外省选购优良棉种,并随车督运。冒着日机轰炸的危险,日以继夜地奔赴全川各地,短短两年内就把全四川地区80%以上低劣质土棉种换成长绒陆棉改良种。结束了中国依赖国外进口洋纱布的历史,使抗日大后方军民的穿衣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1939年,常得仁协助晏阳初博士筹建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被聘任为农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他妈黄景美——出生中医世家,辽宁海城县人,燕京大学校花,乡建学院子弟校景慧小学校长。这对高级知识分子夫妇信奉天主教,先后养育了10个子女,5男5女,常周生是老大。

  晏阳初博士于1923年,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平教会选定河北定县为实验区,开启了乡村建设运动的先河。当年引进的良种猪、优质白杨和良种苹果,现在依然享誉河北,致富于民。晏阳初经费主要是从美国的慈善机关募捐来,抗战期间乡建学院从河北定县迁入重庆北碚,在歇马场征购土地建学院,买了我外公家祖产30来亩田土,我妈和舅舅进了学院子弟校——景慧小学,外婆一家变成学院里的村民,跟常教授一家做邻居。教授家子女多,负担重,妈妈、舅舅小时候经常看到教授牵头不长角的羊,四处放养,俗称狗头羊。教授夫人奶水不够,羊子吃好草,产出羊奶喂娃儿,常家后生的弟弟、妹妹几乎靠喝羊奶长大。

  乡建院普及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通过学习文化、艺术教育和普及科学知识开发民智。先后编写了600余种平民读物;选编了包括鼓词、歌谣、谚语、故事、笑话等60万字的民间文艺资料,搜集民间实用绘画、乐谱等,组织歌咏比赛、农村剧社,举办各种文艺活动。教授一家住乡坝小院,穿逗瓦房,喝羊奶,吃米饭,身体力行平民教育方针,常常举办家庭周末合唱会,一家人排列成队,分多个声部演唱各种歌曲,像著名电影《乡村音乐》里的情景一样,听得乡坝娃儿们如痴如醉,把嗓音、旋律之美润进妈妈、舅舅幼小的心田里。景慧小学只有50来名学生,设有同乐会、郊游会、营养学会等,几乎每周搞不同名目的活动。常教授创作的歌词,70多岁的舅舅现在还记得:《郊游歌》“歇马场,龙凤溪,高坑岩,好风景,看瀑布,狮子山,白鹤林,阳侯庙,这些地方真好玩,真好玩。”当舅舅老迈苍凉的声音吐出这串明快歌词时,一幅老少同乐、个个淳朴憨笑的天趣图活脱脱凸现在我眼前,多么欢乐的童年。他们一家都爱游泳,娃儿们夏天跳进清澈透底的磨滩河,蓝天、碧水、细纱、贝壳,娃儿喧腾,河水开锅,嬉戏不归家。

  常周生排行老大,生在平等、友爱、知性的家庭里,充满阳刚向上的朝气,热爱运动,体魄健康。小学毕业后,进入航空幼年学校学习,满脑子抗日必胜,蒋公万岁的热念,浑身散发为国效劳、为国捐躯的血气方刚。49年后,他20岁出头,响应政府号召参了军,文革时期是林园通讯兵学院教员,杀戮当晚,他不幸在场。舅舅事后听说:他赤手空拳制止武斗,不幸遇难。黑麻麻、闹嚷嚷、尖锐冲突的群体是非之地,去干啥呀?面对黑洞洞的枪口,制止哪门子武斗?不是白白送死么?林彪多次告诫家人: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常周生不明这道理,大教授的优秀儿子,在集体无意识冲撞中,轻易遭年轻无知***们扫射的子弹夺走了正当壮年的生命。其后岁月,家属子女在艰难困苦中挣扎。

  1943年晏阳初与爱因斯坦、莱特、杜威等著名学者和科学家一起被授予“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的荣誉称号,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东方人,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光荣。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援华法案,特列晏阳初条款。

  1949年改朝换代后,晏阳初遭批为“帝国主义的走狗,”“是直接受美帝国主义指使,向中国人民巧妙地实行文化、经济、军事、政治侵略的奴才”列为文化战犯,他创办的平民教育会也被定为“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而被强令解散,许多骨干遭到迫害甚而处死。1951年,常得仁以一技之长暂缓清算,赴川东地区指导春耕生产,开创“棉花育苗移栽”的新技术,使棉粮获得了双丰收。1956年,常得仁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职工科学技术推广工作积极分子大会,受到了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60年代常得仁从南充农科所退休。文革中旧事重提,诬陷为“美蒋特务”,受尽残酷迫害,九死一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常得仁78岁高龄,得到了***。1989年11月,晏阳初博士从海外亲笔来信,赞扬常得仁为中国平民教育作出的贡献,为祖国棉花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并祝贺常得仁90寿辰。1992年4月,常得仁获中国农学会颁发的巨型荣誉证书。常周生死在老爹受迫害的年代,抛妻弃子,祸不单行。

  50年代晏阳初博士飘泊海外,在泰国、印度、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加纳等国,继续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尊为世界著名平民教育家和乡村改造奠基人,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如今晏阳初旧居 (1926~1936年 河北省定州市)被列为国务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乡村建设学院部分校址扩编整合为现在 的西南大学。1985年晏阳初80高龄,终于重游祖国,受到副总理谷牧接见,并到四川访问。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为晏阳初颁发“终止饥饿终身成就奖”,并祝贺他97岁诞辰。

  一段歌乐山上的悲歌,引出几抹被人淡忘的岁月,明明灭灭沉浮在历史长河中。

   张晓虎2007、4于重庆

   email:xiaohu1112@hotmail.com

http://www.hgrass-sheep.cn/post/853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31 10:10 , Processed in 0.04342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