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32|回复: 0

易祥茸 我参加的红卫兵大串联经历

[复制链接]

855

主题

1087

回帖

723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233
发表于 2021-3-17 21: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我们终于找到了一块“空地”,五个人分工合作,一个抱着纸,一个刷浆糊,两个贴红纸,而我则提着一桶墨汁负责用排刷书写。不半天功夫,“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的横幅就写成了。

串联去

中央已经明确下文推迟大学招生,我们这些66届的高中毕业生拍了毕业照之后,在学校观望了一阵,就回家参加农业生产了。但是,1966年12月1日,我又接到学校(邵阳市二中)“文革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我立即回校复课闹革命。

我和几个武冈的同学办好卖粮换粮票的手续回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12月10日。学校里冷冷清清,没有几个人,一问,才知道9月5日中央已经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大中学生参加革命大串联,把“文化革命”的烈火烧得更旺。其他同学老早就“串联”去了。当即,我们一起来的五个同学就组成一个“串联队”,到市委开好“串联”的介绍信,并领到了红卫兵袖套、语录卡、学习资料等东西。每个串联队还可以领一面红旗,我们考虑到是步行,扛的旗子太大,走起路来费劲,就只要了一面少先队队旗一样大小的旗子,并借来了黄色的油漆,在上面写着“长征队——湖南省邵阳市二中”,字体不是很大,但格外醒目。

我们串联的目的地是韶山和井冈山。刚出发,天就淅淅沥沥下起雨来了,但是,路上串联的红卫兵热情不减。我们碰到了北京邮电学院的、天津南开大学的、上海同济大学的,当然也有各省记不清名的中学学生。第一天走了将近90里,到达邵东廉桥,我们住在一个由小学改成的“红卫兵接待站”里,晚上,廉桥区委的书记还来看望我们,我们心里感到很温暖。又步行两天来到湘乡。在湘乡我们停留了一天,参观毛主席的母校——东山学校。出湘乡县城约2公里,坐船渡过涟水,再走一段路就到了。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毛主席少年时期的学习环境——他和同学们谈时事的地方、自修室、教室。自修室里挂着主席少年时期的肖像和他给同学写的信的手稿。那手稿的字工工整整的,是十足的柳体,我猜想主席的书法是从学习柳公权开始的。

下一站就是韶山了,我们的心情非常激动,因为那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无需有人来带路,因为沿途就看到许多支串联队伍在向韶山进发。

在韶山

在韶山红卫兵接待站(韶山学校)找到住宿的地方后,我们第一件事就是去排队购买纪念章和盖参观韶山的图章。排队的人太多了,从头见不到尾。你看,每个人都戴着红袖套,还有许多人擎着串联队红旗,这就成了一列名副其实的“红色队伍”。没有加塞的,没有拥挤的,虽然是冬天,天上还飘着细雨,但大家精力旺盛,有的还相互拉起《语录歌》来,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买到纪念章后,就打算去参观毛主席旧居。但刚刚接到通知,有两个外国代表团(后来打听到是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的)要来参观,因此,我们只好推迟了。推迟就推迟,我们正好有时间去写宣传标语。第二天一早,我们从接待处借来了搞宣传所需要的东西,就忙活起来。贴大字报、标语、横幅的地方就在韶山学校前面的田垅里,眼下是冬天,庄稼已全部收割,接待站的人就用崭新的晒簟竖起,将田垅隔成无数个“巷子”,俨然就是一个迷宫,红卫兵们就把标语横幅贴在晒簟上。我们终于找到了一块“空地”,五个人分工合作,一个抱着纸,一个刷浆糊,两个贴红纸,而我则提着一桶墨汁负责用排刷书写。不半天功夫,“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的横幅就写成了,用的是黑体,一米见方一个。后面的落款是“邵阳市二中”。大家完成了这件神圣的作品,多看了几眼自己写的横幅后就往回走。突然,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我们来时明明看到是北京一所大学写的横幅,现在落款的居然是重庆一所大学的了。原来,一些串联队想写标语,或者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或者是偷懒,干脆就趁人不备,改掉落款,别人的标语就变成自己的了。我们赶快又返回自己写标语的地方,生怕自己刚写好的也被别人改掉。还好,虽然写标语的和参观的人熙熙攘攘,但我们的横幅还端端正正贴在那里,有些未干的墨汁还闪出光亮呢!

参观了毛主席旧居,在毛主席父母的坟前肃穆鞠躬,认真看了毛主席旧居陈列馆后,还在这里多待了两天,我们从接待站领来纸张,借来了钢板和油印机,先印了一叠“毛主席最新指示”做传单,把能够搜集到的各地串联的动态也编辑印出来,还给毛主席语录谱曲,编成一本小册子,特别注明是邵阳市二中串联队编辑创作的,这样,在以后的串联日子里,就可以有资料和别的队交换,也就扩大了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

坐火车

在后来的几天里,我们去湖南大学土木系看贴出全省第一张大字报的地方,到板仓参观杨开慧烈士的住所,到河西看雷锋同志故居。然后,我们来到株洲,准备经醴陵、安源,然后上井冈山。但是,听说这天晚上11:30有一趟火车去广州,我们五个人都没去过广州,甚至连省都没出过,这应该是一个好机会。于是临时改变了串联的线路,决定去广州——那里也有毛主席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呀。11点,我们五个人生怕被人流冲散,便手拉着手,互相照应,好不容易才挤上火车,有一个同学还被踩掉了一只鞋子,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能上车就是好事。这是一列“闷罐车”,车上没有桌子,没有椅子,更没地方坐,大家只能直挺挺地站着,人贴着人,人挤着人。一时汗臭味、屁臭味、有人呕吐的酸腥味搅合在一起。车外寒风凛冽,车内却是臭热哄哄。我冒着冷汗,内衣湿透,头昏脑胀;胃酸在翻滚,心跳在加速;喉头苦涩,鼻涕清流。再看看其他同学,估计也比我好不了多少。火车呼啸着,哐噹哐噹好不容易停在了衡阳。“下车吧,我抵不住了!”我有气无力地说。“下车!下车!”其他几个纷纷赞成。

我参加的红卫兵大串联经历

毛泽东故居

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

衡阳接待站的人告诉我们,今天在市委礼堂有广州军区组织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由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做报告,我们高兴地去了。会场上人山人海,坐位太少,大家只能挤着、站着。我们去得迟了点,只能站在门口。我踮着脚尖往里看了看,主席台上整齐地坐着一排解放军,葛振林在做报告,由于他的地方口音太浓,我一句也没听清楚。“走吧,能感受到这里的热烈气氛就很满足了”。昨晚坐火车感冒了,身体软软的,只想去接待站弄点药吃,躺下好好休息一会。

五个人中有两个人明显吃不消了,只好放弃去其他地方串联的念头,准备回学校去。

离衡阳县接待站还有好几里路,天快黑了。突然,我们看到路面上有两个鸭蛋,我弯腰拾起来,猜想一定是刚才过去的那一群鸭产下的。这时,一个年轻人从前面走来,说:“鸭蛋?你们拾到了鸭蛋是吗?”我问:“你和那个看鸭的是一起的吗?”“是的!是的!”那人简直就是连拿带抢从我手里把鸭蛋塞进自己的口袋然后赶快离开。“不对,我怀疑他是骗人的”,我说。“我也觉得是”,另一个同学说。“转回去看一下”,我和另一个同学转身跑去找到了那个手持“鸭哨竿”的老农,问:“刚才有个年轻人把两个鸭蛋还给你了吗?”“没有呀!”老农回答。我就朝那个年轻人追去,把鸭蛋要回来,还给了老农,老农说:“谢谢你们!”“这个年轻人肯定毛主席著作没学好。”我们一边走,一边议论。

我参加的红卫兵大串联经历

1966年毛泽东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

我们是1966年12月12日从学校出发外出串联,到1967年1月11日归校,历时整整1个月,在外借钱吃饭(在接待站吃饭还是要先买餐票的,没有钱粮,可以到接待站借,但每餐只限1角钱,三两粮,当时传说接待站日后会将我们的借条寄到学校,要我们还,所以我们也不敢多借),将就被窝睡觉,虽然辛苦,但见了世面,了解了社会,宣传了毛泽东思想。感觉还是很有收获。美中不足是我们到过的地方太少,于是,回校后,我们一面按照学校安排,到工厂学工,到郊区支农,一面筹备第二次到更远的地方串联。但是,1967年2月3日,中央发出了停止全国大串联的通知,我们第二次外出串联的计划也就没有实现。(文/ 易祥茸)

转自“文史天地”微信公众号(wenshitiandi),腾讯文化合作媒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https://cul.qq.com/a/20160314/050634.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6-1 19:12 , Processed in 0.01584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