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09|回复: 0

夏新民 1967之夏:一个“逍遥学生”的渡江前后

[复制链接]

1399

主题

4431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273
发表于 2020-12-16 05: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67之夏:一个“逍遥学生”的渡江前后8 \% W! _& U: W0 f

# N" r+ g8 n) M3 Z& g夏新民
7 k* x$ q, s  A8 P, K) C( ^# N  U0 O: S& v
  
4 f" i9 C! ]' W3 @" X   一
$ ~5 G% I  Y' e  
$ c% z8 t+ ^& i3 ~, I# V   在1966年7.16之前,武汉地区的青少年中,会游泳的人是少数。能够三三两两,私自横渡长江的,更为少见。我是后者之一。  M1 _' E, {7 R" V

( ~  F) i" ~% G; L8 s   儿时的游泳是从长江边开始的。
! e4 v5 c8 {# w$ h: L. r4 ^" d- M6 S' Y4 N/ k1 F
   1958年,岁月火红。全党全民,大办钢铁。那年,我9岁,在武昌大堤口小学读3年级。学校建起了一座小高炉,坐落在大礼堂内,有4到5米高。我没有看到过铁水从小高炉出铁口里流出来。那不是我们低年级小学生玩的。我们到江边去,玩水。
" w8 @# X- _& F. o/ ~* N. e0 h% o" @" Z. [8 H$ ~" ~; j
   从校门口,到长江边大堤口岸边,大约六十米距离。
) O9 t. {* f6 ?6 d) A1 Q2 G; H2 Q, Y- C. M2 b; D  @
   那时,大堤口还是长江上的一个砖运码头。现在已经是江滩花园了。江水退出的沙岸上,满是一堆堆的红砖。它们竖4块横4块,交错码垛,独立堆放,碉堡一样散落在长江的沙滩上,等待运出。一条碎米石路与岸边成30度角度,倾斜地伸向沙滩。这是专门为运砖车铺就的一条路。沙滩向江中缓缓展沿,断岸千尺。堤外马路,堤内斜坡,江边沙滩,长江水面,依次相连,又都处于各不相同的几何平面。多年以后,我读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读到书中的莫比乌斯带,还有那只行走在带面上的蚂蚁,读到莫比乌斯带所象征的宇宙弯曲空间,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儿时大堤口运砖码头江滩上的碎米石路画面。0 Y. K5 {% p: o* v7 J( a# N

1 ~- v4 r' L: b/ F4 ?  S7 m6 P   记得那天,我和几个还不会游泳的同龄小孩,在江水近岸边玩耍。江水齐胸,欢声笑语。我们站在江水淹没的软软的沙底上,相互戏水。
2 |& y( z$ [. j6 i* Z3 a: D1 r* Y" @" ]
   积玉桥街上的几个大孩子,大我几岁的黑子和罗艺,坐在沙岸上,不屑地看着我们。他们是街上的游泳高手,此刻,他们蓄势待发,准备下水,游到江中,去追随过往的轮船,抢浪。
0 U: R( r  R. u) ^! G, U
0 }4 ]  d( n* |   一个大浪扑来,打在我的头上,身子顿时一斜,双脚悬起,整个身体,顿时忽上忽下,沉浮起来。
0 D: N- i7 _* u+ p
& Y# J/ B/ o( C, M. Z   我努力想让双脚踩住江底,让头伸出水面,但身不由己,手忙脚乱间,不觉已经喝下好几口江水。
( P. G" m0 a- E( j# c! g5 R5 n
( m$ A% P7 h) l8 y* B) N   黑子和罗艺二人见状,急忙跳入水中,一前一后,游到我的身旁。黑子笑着将我往深水处一推,还没有等江水淹没过我的头顶,又顺手往回一拉,我多喝了几口水,脚蹬手划,无意之间,感觉身体已飘游在江上,头也可伸出水面,手脚再乱划几下,几步踉跄,双脚已经站稳到近岸齐胸处的水边。
! J' U6 F# X  ]
7 Y+ h8 H0 H" P6 y0 h% v   从那天开始,我学会了游泳。
7 Y7 g. E# _  X6 V$ }4 D
+ E- Q: Q1 ^* M  M   几年以后,黑子初中毕业,去了建筑公司,当上了泥工。 罗艺考取中专,分到四川,在一家三线企业工作。, y. A( y4 h! z9 G/ W- P
  
- C: y5 @# u2 q$ C+ A   二; V- ~+ }' C7 R: g0 b7 W+ }, [3 I1 s
  
$ |4 o% G( D. I) u   武汉地区官方组织的横渡长江活动,有悠久的历史。
8 R8 b% t  E( W" `% B9 S
5 O- h$ M2 x5 {2 R: |   上世纪三十年代,1934年9月9日,当时的军界和体育界,第一次组织横渡长江竞赛活动,汉阳门码头下水,全程5000米。首届参加者44人,仅39人到达终点。活动结束,时任省政府主席的张群,给前三名授奖。1935年9月22日,1936年8月23日,又连续举办2届,参加者分别为210人和176人,两岸观者,人山人海。当时报纸称谓,“颇极一时之盛。”1 ]9 x' a7 ]" X0 z. E- L
4 _& U, @# E% f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渡江运动戛然而止。以后国共内战,新政初立,直到20年后的1956年,再次举行竞渡长江活动,首届渡江有1958名健儿参加,远超昔日规模。! N4 x. p3 x* L6 H! |6 @
8 H9 ]0 B. d9 |& r. D( v& w
   儿时,我去江边看过。记得集结处在我就读的大堤口小学操场,和校门外的中山路上。下水地点为大堤口码头。每一名参赛者,有一小木船随行。艄公将其载入离岸不远的江上浮子处。浮子上树有一旗杆,木船划到旗杆处,参赛者跳入水中,开始计时。前9届都是这种模式。其中1962年第7届,武汉体院运动系学生周志善,游出22’28”2/5000m的成绩,为历届参赛者之最佳。
. E' [  c) p$ i- T% y+ f) B# S) ?& H1 s
   与此同时,青少年三三两两,自发地横渡长江,从来没有间断。我都不记得,我是什么时候第一次渡江的?依稀记得,和积玉桥街上的儿时玩伴一起,没有携带任何救生器具,飘然而行。我们也是在大堤口码头下水。入水后,利用长江和汉水交汇的水流特点,对着长江大桥的第四个墩子,向上游略偏的方向游。以后依次对着龟山和龙王庙游。过了汉水入江口后,便垂直游向对岸,一般到武汉关码头上岸。而游泳高手,可以游到上水的王家巷码头,甚至更上游处的龙王庙附近。
% N5 D1 Y( P1 d$ {. c" J* ~# S, E4 u& x; F* J) |
   记忆犹新的是,在渡江过程中,每次遇到过江的轮船,我们都会迎上前去抢浪,在波浪中起伏,若隐若现,频频地向船上的乘客们招手,并不明事理地,嘲笑船上乘客们一脸的惊奇和担忧。- E+ e: I& p) z3 f; W. y- k
  $ [$ U4 P0 c& b7 U4 k/ v8 w: e' }  y: U
   三5 i" k$ U/ j  `, F# t. ^7 D
  . N. U% K$ v! b; q: A5 I
   1967年的江城夏天,特别炎热。. M8 o7 N( E2 b5 y
9 n; f4 ~/ p; f. o, _2 f3 D, a- u) M
   从年初起,一月风暴,“三钢三新”,“二八声明”,香花毒草,…到当年5月16日“百万雄师”成立,风云开阖,文攻武斗,接踵而至,目不暇接。
9 r9 C! ~4 D) V/ H; X
& M6 {3 ^- V: A+ K& H. P- J+ Q   那时,我是学校“新华工”组织中的一员。该组织,是从大学向中学扩散的一种形式。我们9中高一(1)班的学生参加,与班上徐同学有关。徐的哥哥是“新华工”造船系的大学生。
8 ?- y) P5 _6 I& B  s: Y0 l7 ^' J/ z+ X" |8 w! F
   与各个学校不同组织的大多数普通成员一样,加入“新华工”没多久,我就成为事实上的“逍遥派”。有事就到学校去,跟随组织。没事就和街上的伙伴,四处玩耍,打球,游泳,看武斗。晚上回来,再分享各自白天的经历。+ G: `1 v% {2 U' `- C6 L8 R/ v

. P4 H7 a5 M, Y' H8 r   6月开始,相继发生在民众乐园(617),“工造总司”总部(624)两次惨烈的武斗,分别死亡19人和28人,其中“百万雄师”死2人。
1 Z& z* f8 @& B/ y8 A. F. r7 @# J' {; B3 U& ?, ~9 ]' f) w( j
   我在事发后不久,曾赶到现场,亲眼所见民众乐园附近铜人像(孙中山纪念像)处的三具死尸,像被踩死的蚂蚁一般,横放在马路上。路人围观,暴尸几天,无人收敛。
& a4 P( }8 u3 @" I) ?3 V( ]) e
; E( B/ F+ F- g0 I4 J* X& W   当时江城的武斗,还处于“冷兵器时代”。武斗双方,都还是钢管长矛,柳条藤帽。+ T5 \) N6 ^9 [( f

+ L  m! Y4 H( B& m   不久,积玉桥儿时伙伴,居住在我家左右隔壁的,棉花铺的志成,洗染店的畅伢,离我家不到30米的,炭圆铺的罗艺,因为躲避武斗,纷纷从四川返回武汉。据他们说,那时四川,武斗用上了枪弹,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 B) C, U7 n& x3 \( m- M
  G9 C  G* `* B6 F$ C
   这3位儿时玩伴,都是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的。志成后来成为国家级质量评审员,是该专业重庆市的三位专家之一。畅伢是积玉桥街上的克朗球高手。他最擅长的是“老老的切法”和“反杆子”。我曾随他转战武昌各地,从黄鹤楼,到青龙巷,得胜桥,一纱侧,文化宫,三层楼,打遍大半个武昌无敌手。
( n6 E  G. }$ d! N+ s2 K7 a8 g2 z) t$ p* W  y, o6 n) Y+ ]5 o8 u3 _
   罗艺是积玉桥街上的游泳高手。他家是炭圆铺主人。我小学同学张耀衡的父亲,前中缅战场远征军军官,那时在他家做炭圆工。
4 g# R4 l! V7 p4 ^  
, @. |" r( G9 B# d/ }   四5 Z$ n+ e& I# q( r2 y& t; a
  ) w( r1 W: a& \; A: S" {0 r& e
   七月中旬,武汉地区的三派组织,“东方红红卫兵”(时称“康三司”),“百万雄师”,“三钢三新”,于7月14日,15日,16日,相继组织群众性的横渡长江活动,纪念伟大领袖以72岁高龄畅游长江一周年。我们9中“新华工”,参加了7月16日的那一次。
- x. K# v2 {+ E: _5 A' f: r2 l  s& D
   那天,队伍来到汉阳门码头。乌云密布,浊浪滚滚,整个江面呈现一片黄色基调。那是江水卷起的泥沙。只有当波浪撞击到岸边时,飞溅的浪沫,才给画面留下几抹白色。
& j( f3 c/ d( d% C, o9 [3 D- V9 M, g
   我们准备下水时,一个流言在队伍中悄悄地传开,说对岸滨江公园处,有大批“百万雄师”队员,长矛以待。联想到昨日,“新华工”游行到汉口,到达电车公司门口时,遭遇“百万雄师”袭击,事后听说还死去几人之传言,整个喧嚣的队伍,顿时静了下来。& J2 ^8 {7 Z9 F) y* N/ k9 |( N

! W# j$ L4 r, D" [   队伍默默地下水,没带任何救生器材。到了江中,下水前的方阵已被冲散,每个人都忘记了恐惧,各自向对岸游去,不到一个时辰,我已到达预定的上岸地点,滨江公园。沿江大道上停满了解放牌空货车,车厢的栏板上贴满了标语,“下定决心,不怕牺牲”之类。它们在此等候多时。从滨江公园沙滩到沿江大道,没有看见臆想中的任何一个“百万雄师”战士。我就近登上了一辆车,一眼扫去,都是素不相识的渡江者。9 J& h" L% Z& S7 C7 S! @
6 q) L% q5 {2 ?& Y
   在“三钢三新”的渡江者全部上岸,并陆续登车以后,车子开始发动,一辆接一辆,从沿江大道拐进中山大道,向着水塔方向缓缓前行。那是汉口地区少有的“解放区”。经过617民众乐园,624“工造总司”几次武斗,汉口“老造”的大部分据点,相继为“百万雄师”夺取,水塔附近已经沦为造反派在汉口的一座孤岛。
" ]* d( M$ o6 d: X1 z- J
! y( q4 u: T0 }* ]+ B   车子行驶到大智路附近,中山大道上,马路两边开始聚集三三两两欢迎的人群,那是“钢八司”的队伍。所谓“钢八司”,那是武汉人,对当时没有参加具体组织活动,却持“造反派”观点,乌合之众的戏称。
, w4 X4 M* a6 C" I2 H
. c8 Y( s  R' @- [' |5 e. B- e2 W# j1 f   到了水塔附近,马路两边的人,就更多了。人们纷纷向车上投去水果或冰棍。我亲眼看到,“蔡林记”(热干面名店)门口,一个五十左右,带眼镜的妇女,买了一大叠冰棒,双手握住,高高举起,向我们车上递去。车上的人连忙弯腰接上,分发给每一个人。那是我平常很少吃到的雪糕冰棒。真香,真甜。那一刻,车上的人,似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之恍惚。
& v/ k" r5 M7 z6 l6 y& ]$ c4 P$ F  o  `6 B
   车到民权路口,即将离开“解放区”,游泳者纷纷下车,各自回家。2 L! O5 ?& c5 S6 {1 H) q
  
. N4 U3 c- |9 w) J   五
. f7 X6 S7 \9 n2 H7 j' s& k  
! p! o# D% r) \   国人的纪念活动,日子看得很重。$ e3 i' b6 I& v. m0 `
% n5 S, O$ @" N1 n
   1967年伟大领袖渡江一周年纪念活动,武汉地区两大派组织的时间安排,716和715,丝毫没有反映彼时双方的实力。这是一般群众一眼都可以看得出来的。
% n/ z3 ~5 f- z  r$ _
% R) |! m# e5 f' g0 ~, b+ l  V! D   从6月开始的武斗,到720那几天,“百万雄师”横扫三镇,“三钢三新”“工造”“革联”,节节败退,造反派在武汉地区仅仅剩下几所大学处,不多的几大据点。/ q0 D$ n! |% b* ~

5 w9 `: M$ e' b+ N; Y4 G   716那天的横渡长江,让给“三钢三新”等,这是当时幕后各方风云人物的樽俎折冲,不为我们一般群众所知悉。2 f! z/ E* D4 a6 _8 F
. u% [" m8 ?3 r4 {; ?5 H
   那年,万里长江仅有一架武汉长江大桥。我居住的积玉桥桥头,是青山通向武昌、汉阳、汉口的交通要道,每天看到的是满载“钢九一三”或“百万雄师”的敢死队员,手持钢矛头戴藤帽,呼啸而过。  f% a$ q6 G9 |0 ]
% u; B6 z. r$ y* k' |2 M( t) B
   到了720那天,我在湖北大学门口,省图书馆这边,看到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场面,一辆接一辆的车,据说有一千多辆,搭载不同制服的人群,全副武装,高呼口号,驾车游行。
7 K) r4 V- }5 Y* k4 V6 z( d9 }
: D, s/ g& Z! Y1 {   连续两日, “百万雄师过大江,牛鬼蛇神一扫光。” 口号震天,“三钢三新”“工造”等组织,已成鸟兽散。
# O  D8 r' N' q# o$ j* H3 S& C: P5 L7 [* ^
   街上满是流言。各种不同的情绪,惊恐、彷徨、亢阳、骄横,在空气中混合,四处弥漫。1 b2 X; d" |( ?0 \2 o& s6 \
5 K- R, Y' ]6 l
   7月22日下午,积玉桥街上儿时的玩伴,衍荣、立成、黑皮,和我,在解放路中华路口,突然看到路人围观,那是武昌区政府的那面院墙上贴着的一张大字报,《东海舰队过境声明》,简要四条,所持立场,与最近几天江城的形势,迥然不同。
7 q! h$ ^5 H+ r2 p( w8 p+ J: g3 C1 Y5 t  I/ F3 {) h
   我们不敢抄录,暗自分配,各自背诵一条,回家后,在立成家里抄写成几份同样的大字报,准备晚上没人的时候,上街贴出。& `! O5 m* E% w% g' V& ]& \
8 I: ]" J9 U  G7 {* ^8 J2 Q
   晚上9时许,往日街上摆满的竹床,和夏夜乘凉的人们,都不见踪影。我们四人提着浆糊桶,卷起大字报,向得胜桥粮道街方向走去,一路张贴。回家的路上,我们在中山路得胜桥口,粮店侧面的墙上,贴完最后一张,突然听到远处疾行的救火车发出的警笛声,不知谁喊了一句,“百万雄师来了”。四人丢下浆糊桶,拔腿就跑。一旁卖西瓜的老汉说,“这些伢们,这么怕,为什么又去惹他们呢?”那语气,几分同情,几分讪笑。) n. ^( _/ ?1 R4 I' D' g

# B, `/ e) G5 w1 T% J* m4 I   若干年后,衍荣成为大学中文教授,立成是教授级高工,黑皮是国企厂长,这是后话。/ w. p' W( P5 Q2 }9 ~) x+ \

  `# V6 t; k% d/ P' ?  e8 _   23日起,风向突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重要节目,支持“三钢三新”。至24日,“百万雄师”分崩离析,逐渐离散。
$ L5 W: G; q" N- `
) S7 c) {9 M, }+ \' i1 H; a   从25日开始,连续两日,举行了造反派的大游行,“天亮了,解放了。武汉的公鸡生蛋了。” 与几天前同样大规模的游行,形式相近,色彩不同。
3 o9 E# h' r; k& ^- Q9 L8 w6 ~1 f
: S4 K3 w4 `- K# V. M2 w$ V6 j   不久,有关方面决定,8月1日将再次隆重举行伟大领袖横渡长江一周年纪念活动。8 g6 G+ l* t) Z
    Z- r+ A; c3 }2 x# R" z
   六, ~+ d% p$ S1 q5 M) d" j0 K
  ' {% ~2 Q% g, x9 K# v1 d" @
   8月1日,晴空万里。; D/ N* g9 Z6 G8 c

7 R! L; H$ z- i2 w- p3 z   上午八九点钟,我随“新华工”游泳大军在中华路上集结。主席台安札在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下。, s8 M- I% c9 Z0 g
8 r( L; Y3 B$ H( z8 l
   这里离我儿时居住处,仅公共汽车一站多路的距离。那几年,我曾随街上的玩伴,扛竹床到桥头堡下乘凉,我对此处环境,非常熟悉。
; N4 ]: ~$ f' _$ w4 m# [5 K2 x) H3 p4 U- Z( i8 D" I
   武昌桥头堡地面的栏杆,及下面垂直的高墙,呈弧线凸出,立于江边。往北,与其相连的汉阳门闸口,仅10余米宽。再往北,相连的是与长江平行的一面高墙。它比桥头堡下高墙最凸起处,向后缩回几米。在这面墙上,长江水泥大堤,将其隔离成一条几米宽的水泥路,往北30米,到汉阳门轮渡码头处止住。
1 K9 E2 m  d( t! O% y1 A( T/ y; `; K
   下水处的汉阳门闸口,有大约五、六十步砖石台阶,一直伸向水中。呈露在外的台阶,随季节水涨水落,多少不一。此时夏季,露出水面的台阶,已不到10级了。' E8 r3 C6 T1 g8 x/ h" k% C
8 `8 l3 p" N) r1 t% |  m3 _$ q0 q
   这里的特殊地形,造成江水在此处有一回流。再往江中,又有几处漩涡。我也曾在这里,多次私下渡江。与大堤口开阔平缓的下水处不同,这里下水伊始,要稍加注意,避开漩涡,先向第2个桥墩方向游去,游到离岸几十米处时,就可以顺流直下了。; A- A  @5 O+ w5 I5 r

% a) R: v2 M0 O# w   当天,从解放路开始,到中华路,到沿江大道上的中华路码头,到汉阳门码头,再到桥头堡下的主席台,集结了众多的游泳队员,据说有3万人之众。密密麻麻的游泳队员,依各自的组织,组成方阵。每个组织前的第一方阵,都有四五米宽,剖面为三角形的木架。下面绑上充满气体的橡皮轮胎。木架上面正中,或是伟大领袖画像,或是组织名称,或是巨幅标语。
$ W/ u9 q9 V* \6 M3 O6 h9 \" j+ R- \% z% R8 z4 s( \5 H
   下水之前,大会开始,首长、“勤务员”依次讲话。此刻,我们“新华工”的队伍已经来到沿江大道上。
: s/ P! V  |- K  q0 e7 |' ?4 r# b  S; O& j5 d
   沿江大道,12、14、15、19、22路公汽总站上,往日停靠的众多公共汽车,都开走了。
- o0 _4 x$ ^4 k# z1 `6 G* d- a$ g2 v. m  f
   队伍等待时,我走到前面去观看,在汉阳门闸口附近,碰到了积玉桥街上的罗艺。他是“钢二司”仪仗队方阵队员。不久前,因其游泳技艺超群,被招兵买马,到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现并入武大)“钢二司”集中训练。
3 S0 j  G4 u& O3 A$ n0 a( G1 Q- R+ s. a  e( J6 q
   解放路、中华路和沿江大道,马路两边都是梧桐树,一片浓荫。虽处夏日,不是很热。但主席台下的桥头堡广场是开阔处,没有树木,坐在马路上听讲的人群,面对“钢工总一号勤务员”朱红霞等滔滔不绝的演讲,就很受煎熬了。9 Y$ L& v0 c( o( m; ]/ m1 x+ E

, {. H8 R+ o: B6 a& |   我从闸口处,向江中望去,只见标有中央新闻记录片字样的小木船上,几个摄影师,扛着摄影机,正对着闸口,准备记录历史瞬间。艄公不停的划桨,使木船在激流中保持位置不变。
# k/ H8 ^* _% y4 |2 n/ {( @! J
; \! c; o& c7 ~* @   喧闹的人群,早按捺不住,只等那一声号令了。" t2 g/ L) ?& U8 z/ ]
  / g7 V2 s# ~4 |- [, h
   七5 c% n* E. ]9 V
  3 F7 p! L& ], I5 a
   上午10时,一声令响,横渡开始。
% s6 t& N2 g  C
5 {, [3 ?; [5 e* ]. D0 ~2 O! c  q   此刻,桥头堡广场和沿江大道上的方阵,南北汇流,同时向狭窄的闸口涌去。闸口两边的栏杆,人山人海。我挤进堤上观看的人群,看到第一方阵抬起木架,走下阶梯,缓缓入水,并逐渐向江中展开,列队游出。待到稍后进闸的方阵,水刚过膝,仪仗队员准备放下木架,到江中摆开布阵时,紧接后面一个一个的方阵,已经了压下来。: y( @2 C& G6 {# s  }, p$ `; B
$ T& C$ j9 g" j1 n5 y3 r
   他们都在争抢小木船上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摄影机对准的镜头。. _3 ~6 c0 m1 W7 M6 A) h$ G  N% b

$ T- t; @2 A* N6 E   而沿江大道上的方阵,不知江面发生的状况,继续向闸口,一浪接一浪似地涌入。阶梯上,前面有人,已被后来者踩踏。入水处的队伍,挤成一团。
5 _% g7 h. a3 \0 G, ^* U6 n! f, P+ B$ m8 J
   组织者的警告声和被踩踏着的尖叫声,被广播中的革命歌曲声所淹没。/ Y: ^. x% z4 A, J

" d6 _0 P& H# s/ v) t8 o   整个队伍已经乱了。
3 @! X9 s. L" W
6 y/ a/ j7 w- b+ t4 b- |4 E- v   我预感这里发生了大事,急忙回归队伍。 “新华工”游泳队的负责人显然知道了前面发生的事情。他命令整个队伍,不再跟随前面的方阵,绕过仍聚集大量游泳队员的汉阳门闸口,穿过大桥,来到平湖门,稍事修整,从这里下水。4 |  V; \; ?: l8 F6 W

6 O2 I) t& M5 A7 `   我虽渡江多次,但从长江大桥上游处下水,还是第一次。当队伍穿过水流湍急的桥墩,我朝汉阳门方向看去,还有游泳方阵,徐徐下水。看来那里已恢复正常。
3 ~. a9 C1 |9 s
! _+ d( e. k+ O# y; z' Z3 C4 p   到达滨江公园,“新华工”队伍阵型,仍保持完整。从平湖门开始的渡江,虽然多游了一段距离,但因不需要抢水,比平常的横渡轻松多了。
9 I/ |7 ?& x8 j! t+ E8 A) I) |+ W! n6 `. \; j$ }& _
   滨江公园沙滩上,已有人传言,汉阳门闸口死了人。
8 x, j. g6 m4 P8 B2 o# a8 i3 y, Z
# {& g  e0 {4 d2 c   当天下午,到家以后,积玉桥参加渡江的儿时玩伴,也相继回家,只是不见罗艺的身影。晚上听说,他已于当日,在汉阳门闸口被后面蜂拥的人群踩入水中,手脚不能伸展,溺水而亡。
, R! k, R7 X" l5 q0 w2 q3 K$ q6 a- N! l
   第二天上午,我赶到汉阳门闸口,看到水上有一、两只小木船,船夫拿着有金属钩子的竹竿,正在水中打捞。岸边水泥地上,已经摆满了四、五十具尸体。8 i% {9 z' @, Z! E) O
2 R: D) q( W0 R! b: H0 `9 u" x1 ]7 H2 ~
   隔天再去,仍在打捞,还有尸体陆续捞出。听周边观看的人说,大堤口,阳逻,也有打捞的尸体出现。
) T4 e2 t) [6 T- K* m4 `
! i; Y' S, t) _4 M/ R4 d' w$ v   再下一天,我来到学校,看到教学楼张贴有本校“钢二司”的讣告,悼念八一渡江中牺牲的3名“钢二司”战士,2男1女。其中那位女生,是观看者。她被人群挤出栏杆,掉入水中死去。
2 |% \; k6 I: S& z; j( x+ ]8 _* F% n" O# c. f
   又过几天,听街坊和同学讲,省实验,14中,八一当天,都有死去的“钢二司”战士。9 Z! `' X, H( M/ m8 u0 `; Q

7 Q: Q$ h" I. M% v  Z   那天,到底死去了多少人?说法不一。有说100多人,有说200多人,也有说400多人。究竟多少?也许永远是个迷。* _5 k+ V" T7 Z; N0 V) e

/ r+ j, p3 r$ w2 D5 O" n   但在八一横渡长江活动中,我没有听说,“新华工”死去一个人。
' L' ?- T/ j* i% y2 S' x9 \9 k- c. V4 R
   ……
% ]# B& a9 P& k! b7 Q5 [8 \
; j; `+ ]; X; G6 s. F   多年以后,每当回忆起1967之夏,回忆当年那一幅幅画面,那一个个,熟悉的,陌生的,“老造”的,“老保”的,显赫的,卑微的,活着的,死去的人,我会联想起莫比乌斯带“弯曲宇宙”上的蚂蚁,并非孤零零一只,而已。
% e& `1 M: b* _' P( t2 A0 `; [
* {3 V, q2 E# c8 L5 B8 }# _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250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10 01:28 , Processed in 0.1197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