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8848|回复: 0

华西都市报:访成都八一学校1959届校友张龙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7-7-26 16: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

华西都市报: 1958年,张龙就读于成都八一学校,是五年级的学生。那年,他年仅11岁,开始创作了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现在,他拥有中国音乐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协会第六、七次全国代表大学代表,四川省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等荣誉。在张龙眼里,母校是梦开始的地方。张龙:
1955——1959 年就读于西藏军区成都八一学校(现成都七中八一学校)
1969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
任四川省音乐协会副主席任成都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成都市第十、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终身)
1958年,张龙就读于成都八一学校,是五年级的学生。那年,他年仅11岁,开始创作了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那年,他已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那年,为他走上音乐之路作了人生的铺垫。
在1959年第六期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音乐通讯》中报道:2月21、22日,成都市文化局举办了一次群众器乐观摩演奏会,人们以极大的兴趣欣赏了少年儿童们的演奏,西藏军区八一小学红领巾管乐队演奏的军乐合奏“愉快的劳动”(学生张龙、赵小光创作)整齐、和谐,表现了对劳动的热爱。这是张龙和同班同学赵小光共同创作,由车荣德老师编排。
八一校——用爱筑起的家园
这个在音乐领域有如此高的造旨的他,却从未忘记母校的恩泽。
拥有着艺术家气质的张龙谈到了这个改变他命运的母校。“我还记得路校长,一位好妈妈,对待每一个孩子都充满着母爱,我还记得她每一次见到我时都叫我‘小龙’,这如同妈妈叫儿的乳名,亲切、温馨、幸福。现在她仍然这样称呼着我。”
张龙在八一学校有着很多的趣事,他笑着说到:“当时的八一学校外面有一条清澈小溪,潺潺的流水有鱼儿的窜动的身影,我们于是悄悄地把同学靠墙那面的蚊帐剪下做成鱼网,我们在水里嬉戏,与鱼儿赛跑,当时那晚不知情的同学睡下后被蚊子咬醒了,朱老师查明情况后,批评了我们,朱老师的批评都是母亲般的温柔。”
小学是孩子们依偎在父母的怀中撒娇的年龄,可是当时八一校的学生父母都远在西藏,学生们一年能见上自己的父母一眼都算是一种奢望,更别说在父母身边撒娇。为了弥补这一缺失,八一校组织各类文艺活动来充实孩子们的时间与心灵,通过音乐来寄托对父母的思念,自然而然喜欢上了音乐,爱上了音乐。
张龙对音乐的热爱表现出超人的天赋,让朱老师看在眼中,也坚定了老师对他毕业时选择学校的方向,朱老师向四川音乐学院附中推荐了他,并带着他去考试,就这样,张龙在四川音乐学院读完初中、高中,考入四川音乐学院,从此走上了艺术之路。
八一校——陶冶情操的殿堂
八一校有着极强的师资队伍。“朱文缤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她以极高的文化素养和音乐修养影响着我们。因为她的鼓励让我在那个孩提时代开始了音乐创作之路。”
教我们音乐的彭连碧老师,能歌善舞。放假时,回不了家的我们常把她的家成当了我们自己的家,我们依偎在她的膝下,听她唱歌,也让她教我们唱歌。”
“爱八一校,不仅是八一校教职工把校当家,其老师的家人也把无私的爱洒向我们,彭连碧老师的爱人徐宝康在西藏军区文工团是首席小提琴,利用探亲时对我们进行音乐指导,我还记得他把音乐融入到生活,不同的乐声用自然界不同的动物来告诉我们,蛙声、虫鸣、鸟叫,那时我们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美轮美奂的自然风景图。”
八一校——培养人才的摇篮
八一校对文艺活动的重视,让成都知晓了八一校,在这种艺术的熏陶下,也走出一批批艺术人才。从张龙同一个班走出的同学走上艺术之路的有:北京空政歌舞团首席小号的赵小光;战旗文工团小提琴李森和扶小丽,西藏军区歌舞团的黄鲁生,攀枝花歌舞团的洪秀清……
八一校老师把爱的阳光植入到学生的心中,学生们阳光、乐观、自信、豁达。在这种氛围内学习,张龙深情地回忆起当时除艺术类大学外,还有考上北京医大的张小梅,成都电子科大的张冬妮;西南政法大学的张自卫、四川外国语学院的杨贵金、王明阶;南京大学的田进……
有建树的张龙一直很感激他的老师,说“朱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她一直在关心我的成长,在她眼里我永远都是孩子,到了我谈婚的年龄,也是朱老师给我找的对象,我的生活过得很幸福美满,也为我后来的创作带来了无限的灵感。”
只有对生活有着激情的音乐人,才会创作出更有情感的作品,张龙一直保持这份朱老师带给他的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让他的音乐之路越走越远。
八一校——我的荣誉,你的荣耀
从事音乐工作的张龙拥有了太多的荣誉、掌声与鲜花。
未满17岁的他,担任了四川省、成都市庆祝建国15周年200人管乐队的总指挥。张龙还清晰地记得在“明远楼”前担任此重任,并出色地完成。
上世纪70年在四川音乐学院担任了交响音乐“红太阳照亮安源山”的首任指挥和部分作曲,并参与了四川省和成都市多项重大艺术活动的策划、组织、监制、作曲,如第九届四川省运动会开幕上的“蓉城之春”;四川省抗敌胜利60周年大型音乐会上的“拥抱太阳”;全国青少年运动会上的“让历史告诉未来”和“西部情韵”。作为音乐总监参加了1993年、1997年两届国际熊猫节,负责开幕式、闭幕式,节歌征集所有音乐部分,并参与了部分音乐创作。
张龙曾师从著名作曲高为杰和邹承瑞、程远鹤等先生,1983年起任成都艺术剧院创作室主任。先后创作了大量声乐、器乐、歌剧、舞蹈、影视等作品,现为国家一级作曲。他创作的《哈雷彗星,你好》取材和音乐都很新鲜,在全国第五届音乐作品评奖荣获二等奖,对于搞创作的人来讲,该奖项为全国音乐作品最高奖,最具权威性;参加中国少年儿童歌舞汇演,《十子闹佛》获创作一等奖,这是宋庆龄基金会等十二个单位颁布的证书;在《百年中国歌曲精选》从世纪初分年代优秀歌曲选出来,收藏了上世纪80年代的《我的中国心》等经典歌曲,上世纪90年收集的第一首歌曲便是张龙创作的《奋进腰鼓》,并有很高的评价,该曲获全国第七届音乐作品评奖二等奖第一名,(一等奖空缺)。“想”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亲爱的战友,我的好兄弟”获全国新新大奖赛四川赛区作曲一等奖,并赴京演出。
张龙对音乐的不懈追求和执着的热爱,对推进中国音乐进程有着特殊的贡献,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终身),他还是中国音乐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协会第六、七次全国代表大学代表,2006年任四川省音乐协会副主席,2004年起任成都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被评为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第十、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四川省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四川省音乐家协会曾为他举办过“张龙音乐作品讨论会”。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6/28/26895543_0.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31 08:19 , Processed in 0.0165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