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609|回复: 0

上海京剧院1963-1965年风云纪事

[复制链接]

1398

主题

303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254
发表于 2017-2-13 21: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63年

1月4日  市委某领导在上海文艺界举行的元旦联欢会上讲话,要求文艺工作者创作反映解放十三年来的现实生活的作品,并点名批评了上海京剧没有反映十三年现实生活的剧作。这一讲话被张春桥强调称为“大写十三年”,影响所及全国文艺界。

2月  童芷苓主演的彩色戏曲片《尤三姐》和盖叫天主演的《武松》同时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开拍。

彩色京剧艺术片《尤三姐》  
陈西汀改编,
导演:吴永刚,
主演:童芷苓、王熙春、童祥苓、刘斌昆、孙正阳、李多芬、伊鸣铎

彩色京剧艺术片《武松》  
导演:应云卫、俞仲英,
主演:盖叫天、赵晓岚、艾世菊、李秋森、阎少泉、孙正阳

3月10日  文化局传达全国创作会议精神:第一,创作上要“两条腿走路”(指传统戏与现代戏);第二,不演鬼戏。此后上海各京剧团以创演现代戏为主,不演有鬼魂上台的剧目。


1964年

2月  周信芳主演的大型现代戏《杨立贝》在中国大戏院彩排,后未公演。

现代戏《杨立贝》彩排之前,这是周信芳创排主演的最后一出戏,未公演

4月  江青来在上海观看《智取威虎山》内部演出,开始插手上海京剧界。5月1日 上海京剧院一团在人民大舞台公演经过修改加工的《智取威虎山》。

6月5日至7月31日  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

上海赴京演出团演出剧目有《智取威虎山》、《审椅子》、《送肥记》、《柜台》、《战海浪》。毛泽东于7月17日观看了《智取威虎山》。

毛泽东观看《智取威虎山》后与演员合影
  

《审椅子》 
高义龙、庞曾涵根据同名小歌剧改编移植,
导演:章琴,
主演:李玉茹、夏慧华、伊鸣铎、王宝山、朱春霖,
音乐设计:陈立中、查长生、邵水泉


《送肥记》
金素雯根据同名话剧移植,
导演:金素雯、蔺德海,
主演:童芷苓、金素雯、李多芬,
音乐设计:王燮元、顾言、马锦良,
舞美设计:周汛

《战海浪》
主演:沈金波、艾世菊、王凤莲,
技术指导:方传芸,
音乐设计:董佑文、顾永湘
  

1965年

春,《智取威虎山》演出团全体人员深人宝山大场解放军部队体验生活三个月。之后又带领小组深人东北威虎山原始森林采景一个月。

2月1日  上海京剧院二团在人民大舞台公演根据淮剧《海港的早晨》改编的现代戏《海港早晨》(后改名为《海港》)。

《海港早晨》  
根据淮剧现代戏《海港的早晨》改编,
(一版)编剧郭炎生、何慢、杨村彬,
导演:杨村彬,主演童芷苓、小王桂卿、赵文奎、童祥苓;
(二版)编剧闻捷、郑拾风、李晓民、郭炎生、何慢,
导演:章琴,主演童芷苓换成蔡瑶铣(1966年定名《海港》)。


4月  《智取威虎山》进行第二次修改排演和定稿。以后周恩来总理曾来上海观看该剧的演出,并对剧本和表演提出修改意见。

5月25日至6月25日  华东地区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在上海举行。华东地区15个单位分6轮演出了24个大小剧目。上海京剧院参演剧目为《南方战歌》、《南海长城》、《龙江颂》。


《南方战歌》  
集体改编,张丙昆执笔,
集体导演,集体作曲,集体舞美设计
主演:夏慧华、张信忠、筱高雪樵、孙正阳、周少麟、陈正柱、邱云芳


11月10日  《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对该剧及其编剧吴晗进行批判,并提及“也有人专门编演过新的历史剧《海瑞上疏》”。


11月15日至年底  上海市无京剧营业演出,出现长时间的京剧演出空白。

12月11日,上海京剧院根据上级布置组织《海瑞上疏》主演周信芳、组织者陶雄、编剧许思言等讨论姚文元的评《海瑞罢官》一文,并将每次的讨论记录摘要(主要为周、陶、许的发言)向张春桥等汇报。

是年,部分人员下厂、下乡参加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

http://www.pekingopera.sh.cn/Magazine_cont1.aspx?id=150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6-1 07:02 , Processed in 0.02002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