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08|回复: 0

“红色摩登”:新上海史研究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5-12-21 09: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12月19日,“上海史研究:新视野、新方法、新史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13层多功能厅召开。上午9时,大会开幕,上海史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熊月之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黄洋教授、著名历史学家金冲及教授先后致辞。


之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著名上海史研究学者张济顺教授发表题为《红色摩登:上海史研究的另一种可能》的主旨演说。我们根据张教授的演讲录音,整理成文字,现在发布出来,以飨读者诸君。


之所以将“红色摩登”作为上海史叙述的另一种可能加以探讨,不仅因为前一段围绕拙著《远去的都市:1950年代的上海》,“革命与摩登”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始终萦绕脑际,更是想寻找这个史学话题对中国革命重返上海史可能产生的价值。

张济顺教授的上海史新著,一问世,就轰动史学界,好评如潮。


如大家所知,上海史摆脱“革命史观的重负”(叶文心《上海繁华》)已久。上海史的“轻装上阵”,曾经带来上海史,特别是上海社会文化史乃至城市史研究的勃勃生机。但越来越“精细化”的研究似乎也将上海史带入一个重复和饱和的学术平台,确实到了要以新视野、新材料、新方法做新的突破的时候了。中国革命(而非过去定于一尊的革命史)在新的意义上的回归,“或许既能为城市史提供一个新的可能的出路,也能为革命史加入一个新的维度”(董玥《走出区域研究》)

2015年12月19日上午,上海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现场,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13层多功能厅。主席台嘉宾,从左至右,依次是熊月之、沈祖炜、黄洋、金冲及、瓦格纳、叶文心、张济顺。


这个学术发展问题有待于艰难探索。这里就一项酝酿中的研究“摩登的迁移:上海文艺女青年的革命文化之旅”,抽取出一些框架性的思路,既作为“预研究”,更是来“投石问路”。


这项研究的视角,是行走于“都市-乡村-都市”革命文化之旅的两位文艺青年。他们从上海左翼话剧舞台起步,经由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出生入死,最终又回到上海,进入电影界。




1930年代上海摩登女郎的时装秀



在这样一个循环迁徙之中,他们经历了一次次革命与政治的洗练,实现了从都市摩登青年到“革命文艺战士”的蜕变。在上海文化人中间,如他们这样的人生历程决非个别,选取他们为研究个案,除了资料上的原因,学术上的考虑便是想研究“中层人物”,虽非无名小卒,亦非名流大家,他们可能更加能够反映这个革命旅程中一群人的常态。


这项研究旨在质疑“去摩登”的革命化叙事,将上海史的这个维度加入革命史,探讨“上海摩登”之重构和中国革命之再阐释是否可能,如何可能。



2015年12月19日,上海史国际会议现场


这个研究讲述的是两个都市青年充满矛盾与悖论的革命之旅,从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细节中,去描述“上海摩登”通过日常各种细小的管道向革命迁移:他们一面努力向‘亭子间’作彻底告别,一面又将都市舞台的文明大戏搬到土台子上煤气灯下;一面老老实实、毕恭毕敬甘当“大老粗”的学生,一面又是众人追捧的“苏中名旦”,“战地明星”。

延安革命根据地的文艺女青年:高女士与李坚贞


一面是入党“门难进”,组织“考验”不断,政治上老慢人半拍,矮人三分,一面又因“上海资历”得到善待,生活上优人一等,高人一筹;一面是不断挨批,接受规训的“小资”,一面又是“285”团(新四军的潜规则,反年龄到28岁,参军满五年,职务升至团级的未婚首长,可有组织指令女兵与他们结婚)争相追逐的“革命配偶”……不管战时环境多么残酷,革命规训如何严厉,来自上海的文艺一族总是根据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红色摩登“:延安红色剧社的两位女主角



这个“换颜换脑”的革命之旅,既是“上海摩登”向“红色摩登”蜕变的过程,反之也是“上海摩登”进入革命“内部”,获得革命正统地位的过程。当上海摩登被革命改造的时候,也悄然地成为革命的“摩登面相”。


这个革命与摩登如此交集与纠缠的个案,似可显现出上海史的另一种可能:当上海史加入革命,它便如叶文心所说“不再是上海史上的上海”,“上海经验并不一定非在上海的经验”(《上海繁华》);中国农村革命城市性质也就显示了出来,尽管这未必附和革命发动和领导者的城市想象。(编辑 邢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NTA2OTEyNw==&mid=400789286&idx=2&sn=ebc60ce161f0382acbe08fa76fbcb294&scene=1&srcid=1221DEEGX0XNfNUnEFLSoRm2&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31 14:40 , Processed in 0.0180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