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954|回复: 0

河北农业大学文革大事记

[复制链接]

0

主题

9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15-9-3 00: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业大学文革大事记》

1966年

1966年6月2日晚,农机系6501班,贴出第一章大字报。号召停课“闹革命”。马列主义教研组青年教师程浩(后来一直是造反团成员)和机65年级辅导员朱赞仁召开了6501班全体同学回忆,最后全班联名写出大字报。矛头对准校党委(原来校党委领导文革指向反动学术权威、有历史问题的牛鬼蛇神)。高干子弟保党委压制第一张大字报。程、朱后来都受到围攻。6501班后来分别加入造反团和东方红。

1966年6月3日晚,北京师范学院学生来校串联煽风点火。

1966年6月4日,校党委决定全校停课参加文化大革命,成立党委文化革命办公室,全校先后开展批判“三家村”、“燕山夜话”,声讨北京陆平、南京匡亚明等人的“黑帮”活动。

1966年6月7日,农机系学生分会成立了学校第一个“红卫兵”组织。自此,全校红卫兵战斗队等群众组织蜂拥而起。

1966年6月9日,在校党委授意下,校团委书记董佩珍为首组成五人工作组进驻农机系。

1966年6月18日,保定市委派工作组进学校,组长刘庆信。领导学校文化大革命。校党委终止工作。农机系65年11月才调入农大的农机系代总支书记郑国藩对工作队说:“农机系运动没有搞好,我有责任,我们听了校党委的不让贴大字报。给党委贴大字报很快被镇压下去”。说道半截被王发武压了回去。后来被郑被当做替罪羊抛出。

1966年6月19日,郑国藩召集农机系部分在校同学在操场开会,说:“我执行了校党委的错误路线,压制了群众运动,61年级是董佩珍(利用这几个学生:言占熏、段云升、曹瑞章、余白龙、赵之良、张卓然造了郑的反保护董。后来董和这六个人也被抛出。)用卑鄙的手段发动起来的”。从而触动了校党委和他的“工作组”,使得校党委的亲信董佩珍,农机厂长王朝仁(田苏老婆),农机系主任宋福祥与之矛盾激化。最后就出郑国藩为首的七名反革命分子。王朝仁、宋福祥和市委工作队合作被树为革命派。农机系让学校震动。东方红组织在酝酿。

1966年7月,北京学生陆续来校煽风点火。校园内开始批斗校级、中层干部,并给批斗人员抹黑脸,挂牌子、戴高帽、游街、进黑帮食堂等。批斗形式不断翻新,逐步升级,直至武斗。本月,市委给全校师生毛泽东选集1—4卷,人手一套。

1966年7月1日,王东升给工作队提出了几个问题,被打成反革命。

1966年8月初,河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一年级学生崔世林(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政委崔田民中将的儿子)和一些同学在本校成立了全市第一支红卫兵,因此崔便成了河北农业大学红卫兵总部的首领。以后保定各个中学也都纷纷效仿农大,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这一新型的学生组织。

1966年8月,第三批参加农村“四清”和去承德参加城市“四清”干部先后返校。从本月开始到12月,毛主席数次接见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学校各群众组织开始进行全国大串联。

1966年8月4日后,王发武、董佩珍都被揪出来。

1966年8月7日,高干子弟成立造反团。等级制度:核心:团部;骨干:营部;团员:连部;团外人:战士。农大造反团65、64、63年级的多,联总、东方红61、62年级的多。

1966年8月中旬,北京师范学院学生来校煽风点火后将副校长张连贵揪到办公楼前的马路上进行批斗,接着,副校长田苏、靳盈之也被揪出来,最后是校长王发武,学校的所有校长都被揪到马路上批斗。开始,他们是站在路上,批着批着,马路上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后边的人就看不到前边的人了,有人就让他们站在桌子上,王发武校长有严重心脏病,就让他坐在桌子上的椅子上。被揪斗的人越来越多,连处长们也被一个接一个揪出来批斗,现场非常混乱。既没有人组织,也没有批斗主题。谁想喊什麽就喊什麽,想说什麽就说什麽,想揪斗谁就揪斗谁。当时,我像傻子似的站在那里,到底也弄不清眼前发生的事是怎麽回事。校团委书记董XX(不宜说名字)不知什麽时侯也被揪出来了。她脖子里挂着两只鞋,手里敲着锣在马路上走。不时有人上前踢一脚、打几下,或骂句破鞋、吐口吐沫,场面惨不忍睹。



1966年8月25日上午,在位于城西南的人民体育场,隆重举行有4万人参加的《庆祝保定地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大会》。农大红卫兵总部崔世林召来徐通生、毛垣生这两个助手,驱车急奔体育场,闯开层层纠察线,一跃而上主席台。向全场观众大叫:“红卫兵小将造反了!”立时,会场秩序大乱。这个大会竟急转而为《炮轰省地市委资产阶级司令部大会》。

1966年9月省地市领导人在同农大红卫兵总部有保守倾向的首领、高干子弟姬文乐、张小兵密谈时指示:“你们应该在总部夺权,通过选举把崔世林搞下去。必须抓紧,你们不夺他们的权,他们就要夺你们的权。”结果,农大红卫兵总部发生了严重分裂。姬文乐、张小兵等头目公开宣布崔世林无权代表农大红卫兵,他们并以总部名义撤换红卫兵联络站主任毛垣生。

1966年9月26日,农大红卫兵总部负责人赵震川,勇敢地在原总督署西廊墙上贴出大字报《无限风光在险峰》,声言:“造反派决不会在目前高压之下屈服。造反派要高瞻远瞩,最后胜利的曙光就在东方天边闪烁。”但其周围很快就布满了群起围攻的“保”字号大字报。

1966年10月中旬,全校师生去北京串联。

1966年10月7日,从河北农大红卫兵造反出来成立东方红红卫兵。

1966年10月27日,农机系107名学生教师工人,在十月中旬北京回来后,成立了东方红战斗团。

1966年11月—12月间对王发武的看法导致了分歧。

1966年12月东方红负责人郭友荣对工作队长刘庆信说:“你的检查不深刻,你来了是不是想把王发武搞下去,你不承认这个,检讨过不了关”。校党委与工作组基本是一致的。农机系东方红又批判工作组组长景光州。

1967年

1967年1月14日,农大以高小亭(张士英、屠树林、郭友荣、靳来庆)为首的“东方红公社”(我团、东方红红卫兵、八一八合并,后八一八退出。后来,毛泽东思想红卫兵“一二〇”造反团后退出与园艺系的红流造反连两个组织同时加入东方红公社。)宣告成立,并发表通令,接管该校农业机械系党政财文大权。全系大小干部,政治辅导员教工团支部书记,一般基层干部、辅导员扫楼道、厕所、饭厅,限制其行动。其负责人刘东方说:“对党员要全面怀疑、个别争取”夺权后,一号通令就勒令“党团员重新登记”。

1967年1月23日,夺权筹划大会上,由于造反派获知毛泽东指示人民解放军介入地方支左的消息,所以这次会议也决定:由“八•一八”战斗队首领李宪智负责,同保定驻军领导人联系派出部队支左问题。

1967年1月24日,“红色造反团”、“联合造反司令部”、“革命造反联合兵团”、“井冈山”等群众组织,联合成立了“河北农大革命造反者委员会”,并宣布“夺权”,由该“委员会”掌管学校党政权力。

1967年1月27日,试验农场群众组织夺了试验农场的权。

本月,春节前一天(2月8号)下午,办公楼前40余名干部遭批斗,8名干部着戏装游街示众。

1967年2月,由4800部队和保定军分区组成的军训团进驻农大。军训团负责人钱聚盛(钱巨胜)。当时有群众组织110个,大者几百人,小者十几人。

1967年2月5日,省会群众“造反”组织在市体育场召开大会,批斗地委书记李悦农,地委副书记陈子瑞,专员杨培生、市委书记苏峰、市长钟翔云。同时还批斗了省贫协代表齐建光等。会后,由农大李宪智率领造反派和一个排全副武装的军人,押送上述衮衮诸公周游保定地区各县批斗。这一“巡回演出”有效地促进了保定各县的文革运动。

1967年2月19日,李宪智带领“巡回演出团”自保北定兴县返回,但见家里早已风景不再。造反派群众惨遭镇压,保守势力猖獗一时;保定街头冷冷清清,农大校园死气沉沉。

1967年2月22日下午,批斗崔世林4个半小时。抄造反团负责人的家,被河北军区定位左派。

1967年2月24日,农大东方红将崔世林游街批斗,并在校内大肃“崔氏流毒”。

1967年2月底,东方红去北戴河找王发武,替其写造反声明。

1967年3月中旬,4800部队进驻农大搞军训,军区安副政委做出解散各组织(除河北军区定的左派组织:造反营、彻底、烈火、东方红)全都撤回班,系搞联合,强迫不了解情况的4800军训团按照他们的意见办事。

1967年4月6日经过军训实现以四个左派组织为核心大联合,即“农大革命造反联合总部”(常委:李凤祥、张士英、戴宝成)。各组织交出不少揭发校党委、董佩珍问题的材料。东方红大权独揽破灭后,又策划踢开联总。

1967年4月17日,保定部分造反组织在体育场召开大会,批判所谓“资本主义反革命逆流”(所谓“二月逆流”)。会上首都和天津几个群众造反组织的代表和驻保部队在大会上发了言。会后举行了游行。经过农大原“八•一八战斗队”首领李宪智的推动,农大造反团也在今日宣告新生。农大造反团等群众组织宣布重新恢复,北京、天津等死部分造反派表示支持。

1967年4月19日,高小亭继写出农大向何方?又写出告原东方红战士书踢联总的信号明显。见不是造反团的对手,又提出大联合好的很。

1967年5月1日,东方红发出声明彻底退出大联合。

1967年6月13日当晚,红楼派约2,000人,在农大礼堂批斗原副省长谢辉。谢在3月间曾被省军区领导人选为三结合领导干部,后查出其在历史上有叛变问题。

1967年6月22—23日,学校农机楼发生大型武斗流血事件,死亡7人,其中农大学生4人,送医院治疗的伤员287人,国家财产遭到严重破坏。

1968年

1968年1月2日,陈伯达1日在保定(应为石家庄??)邯郸表态后,学校校园再次发生武斗事件。不少人被打伤。部分教工的家被抄。

1968年1月7日,两军分别声明,撤销对“农大造反团”的支持。

1968年4月,成立了“河北农业大学革委会(筹)”和“红卫兵总部”。本年一些农民进驻校园内与学生挖地道、修工事、造武器、农民共消费学校粮食若干斤,借款3600元。

1968年5月9日,学校发生持枪武斗事件,死亡6人,其中学生2人。

1968年7月9日,成立“河北农业大学革委会”主任王发武。

1968年12月,北京部队装甲兵和641厂、646厂组成的军工宣传队进驻农大。

本年开始清理阶级队伍。

1969年

1969年9月18日,全体师生职工在军、工宣队带领下到河北遵化县“政治野营”。分住在西铺、西下营、岳各庄等村,参加劳动。同时进行“整党”。

1969年11月,参加“政治野营”的师生返校,原装甲兵641厂、646厂,军、工宣队撤离学校。

1969年11月28日,38军支左人员(112师军宣队)奉命进驻农大校园。原来被北京军区装甲兵部队支左人员转移到河北遵化县砂石峪办学习班的农大3,000多名师生,也随之全部返保。由李宪智带领的70多名坚持在家的原农大造反团同学,也从参加劳动的清苑县沟头村返回校。

1970年

1970年12月,4800部队、604厂、保定地区农机修配厂、农机厂联合组成的军工宣队进驻农大。军宣队由王宪升,工宣队由郝铁民带队。

1971年

1971年4月,河北农业大学革命委员会成立,主任王宪升,第一副主任郝铁民。

本年再次“清理阶级队伍”。

1971年5月,经省革委批准,建立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王宪升,(军宣队)副组长郝铁民(工宣队)。

1971年7月5日,省委同意以地委名义为群众组织“农大造反团”平反。

1971年11月,校革委会成立“一打三反”办公室,、清理校产,开展“公物还家”活动。收回公物4600余件,价值26296元。

1971年12月22日,“整党建党”开始,。第一阶段,从本月22日至1972年1月5日共13天,举办了各种学习班,全校共有1270人参加,第二阶段从1972年1月5日---2月6日,一个月时间进行“思想整顿”,全校共有327名党员参加了“思想整顿”。



1972年

1972年4月,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学员入学,共399人。

本月制定工农兵学员教学计划。

1972年9月,集中时间在全校开展批林整风运动。

本月,在省内十五个地区十个县、市建立了14个固定三结合基点。实行开门办学。全校共234名教师下点开课。

1973年

1973年2月19日,军宣队王宪升调离学校,由倪洪勋(军宣队)任党的核心小组长,革委会主任。

本月,经省委批准,唐敦模、靳盈之等同志任河北农业大学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1973年3月,开始清查核资工作,至该年十月结束。全校共有资产总值11655688.8元,丢失报废资产值399501元,其中丢失一般设备价值13268元,债权债务:1968年36个单位借专款56笔,共计256450元,其中收回24个单位计194520元,仍有12个单位计6193元未收回。

本月军宣队撤出。

1973年5月,成立批林整风办公室,主任靳盈之,副主任车文秀、郝文华。

本月,省派工作组来校,组长刘荫舟代理河北农大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原党委副书记靳盈之任副组长。

1974年

1974年2月,保定地区建筑队翟文明,带工宣队进校,并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

本月,建立民兵师,师长李宪智,副师长张国良、李庆春。政委,刘荫舟,副政委田秋芬、翟文明。

本月,批林整风教育革命办公室改批林批孔教育革命办公室。批林批孔运动开始后,教师、干部每日半天搞运动;学员每星期四、六两个半天和政治课事件,另加两个晚上搞运动;工人每周两个晚上和星期四、六下午搞运动。

1975年

1975年4月,省委发出(1975)24号文件,全部撤出工宣队。免去翟文明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的职务。

1975年7、8、9三个月,由邓小平上台在全国各地所刮起的右倾翻案风,达到当时的顶点。保定地委副书记杨连甲秉承刘子厚之命,亲率工作组赴涿县,对造反派掌权的领导班子进行全面整顿,改组原涿县县委;进驻河北农大校园的省委工作组,策划、操纵群众批斗曾带头抵制刘子厚对农大进行“五马分尸”(即把农大分散到河北五个地区)的李宪智。

1975年8月,省委指示:河北农大党组织要为带领群众学朝农、搞搬迁,提供组织保证。

1975年12月,省委工作组晋桂香来校,组成新的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晋桂香,开始动员学校搬迁。

1976年

1976年2月7日,保定地委发出(1976)3号文件,要求“工宣队迅返农大”。工宣队第二天进驻学校,队长翟文明。

本月,学校开始搬迁,校本部及园艺、植保系迁到石家庄地区获鹿县牛山,校名为河北农业大学革命委员会总校。同时,农学系迁衡水地区前磨头,为河北农业大学衡水分校;畜牧系迁往邯郸地区永年为农大邯郸分校;农机系迁往唐山地区昌黎县,为农大唐山分校;水利系并入沧州市河北水利专科学校;学校一分为五。

1976年2月18日,石家庄地区工宣队进驻农大总校(牛山)队长张玉林。

1976年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开始后,在1975年挨过全面整顿的涿县县委书记、该县造反派首领丁德进挑头大反省委;河北农业大学革委会副主任、原农大造反团首领李宪智挑头大批省委工作组。

1976年8月初,唐山7月28日大地震后,在保定原校址的教职工搭临时窝棚抗震。

1976年10月,在保定原校址尚未迁校的教职工,省令全部迁至牛山总校,并建立保定留守处。

1977年

1977年本年,教职工在牛山总校进行清理与“四人帮”有联系的人和事,并进行整党,开展“三大讲”。

1978年

1978年5月---8月,根据省委指示,学校从石家庄地区获鹿县牛庄,迁回原校址保定市,各分校原农大教职工也陆续返回保定,并恢复“河北农业大学”的名称。

1978年8月,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组成退还校舍办公室,负责收回在“文革”期间被个人或其他单位占去的校舍、土地。办公室由唐敦模直接领导,成员由苏润之、刘书义、王玉僧、张效温、孙凤仪、安振山等人。

1979年

1979年1月,任命原党委副书记唐敦模同志兼校长。

1979年2月,郗光同志调来学校,主持党委工作。

1979年7月,省委决定王健、曲泽州为副校长。

1980年

1980年10月29日,省委决定,建立中共河北农业大学委员会,由郗光任党委书记,唐敦模、胡子奇为副书记。

本年,为xx名错划为“右派”的平反工作。

1981年

1981年5月3日,王健任校长,免去唐敦模同志校长职务,省委批准靳盈之同志任党委副书记。

1981年9月,省委批准王祖武为副校长。

1983年

1983年1月15日,王祖武任校党委代理书记。郗光调保定市任职。

1983年1月29日,王祖武为党委书记,免去郗光党委书记职务。

1983年2月24日,郗光调任保定市第一书记。

1983年8月,省委决定,黄碧臣同志任党委副书记,金柏年、杜怡斌、张璞同志任副校长、党委委员。车文秀同志任顾问,党委常委。在党没有批准党委书记、校长前,车文秀暂主持党委工作、金柏年暂主持校长工作。

1983年9月,党委专门组成班子,对“文革”中的问题,进行核查和记录在案的工作。

1983年11月,任命陶学郁为校长。

1983年11月15日,史民同志任党委书记。

1984年

1984年3月20日,成立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办公室。

1984年8月,党委在全校开展彻底否定“文革”,根除“派性”,增强“党性”的教育。

1984年11月3日,党委布置“整党”工作,彻底否定“文革”,根除派性,提高党员素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985年

1985年10月10日,陶学郁校长把落实“文革”中查抄财务退赔的1200元全部缴纳了党费。


1987年

1987年3月,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从1983年9月开始,对在“文革”中发生的大事,已基本清查清楚。同时,对全校141人,在“文革”中被查抄的财务进行了清退和补偿,共支出补偿费8万余元。

http://weibo.com/p/2304188a6f7a580102v5go?mod=zwenzhang
http://weibo.com/p/2304188a6f7a580102v5tu?mod=zwenzhang
http://weibo.com/p/2304188a6f7a580102v63j?mod=zwenzha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31 20:03 , Processed in 0.0172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