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32|回复: 2

「没有墓碑的草原」作者杨海英与台湾政治大学与民族学系师生交流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4-12-21 00: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有墓碑的草原─蒙古人与文革大屠杀」作者杨海英访在台湾出版中译本后,前往台湾学术重镇-政治大学与民族学系师生交流,作者特别将香港佔中学生和蒙古人百年来殖民史走的路作比较。

台湾的政治大学民族学系近日在校园内举办一场专题座谈会,主题虽以中国大陆文革浩劫对内蒙古人的重创为起点,但与会者不约而同连结到内蒙和港台极为相似的命运。日本静冈大学教授杨海英对台湾三月太阳花运动,和香港现正如火如茶进行的雨伞革命,表示极度关心,认为香港正在走内蒙古这一百年殖民史的道路。他呼籲佔中学生,切莫相信北京政府的谎言!

杨海英说:「香港学生佔中运动,与我们内蒙古人走过的道路非常相近,四七年的时候,我们要求高度自治的道路,当时中国政府跟蒙古人讲,你们走高度自治道路,我们不会干涉你们的事务,但事实说明完全是假的,四九年建立政权后,完全没有给蒙古人高度自治的权利,还秋后算帐,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政十九年以后,对蒙古人展开大屠杀!」

他说:「十七年前,中央政府当时也对香港人说,你们舞照跳、马照跑,一国两制不干涉,但这十七年来,他并没有按照约定好、答应好的路线走,因此,佔中学生不能简单相信北京政府的口头承诺,一定要夺取十七年前他们答应给香港人高度自治的权利!佔中年轻人的愿望,牵涉如何解决西藏、新疆和内蒙,扩及整个中国、世界将来的问题。」

杨海英一九六四年生於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毕业於北京第二外语学院日本语系,赴日取得博士学位。其田野调查着作「没有墓碑的草原─蒙古人与文革大屠杀」,经刘英伯、刘燕子父女翻译为中译本问市,近日访台发表新书,并以曾在政大任职、回娘家的心情,受邀参与「民族创伤与历史记忆再现的反思:文革浩劫与蒙古人」座谈。

杨海英在八九年天安门事件爆发前四个月赴日留学,多年来一直认为,如果当时没去日本,很可能早已「魂散天安门广场」。他透露刘英伯为北大毕业生,五十年代被打为右派,在文革中九死一生,而刘燕子的爷爷则在毛泽东最困难时资助过他,毛泽东却忘恩负义,后来还把他打死了。  

杨海英观察,欧美国家主要关注文革时期,北京、上海间的政治斗争,对少数民族的文革研究则较少见。民族问题是中国政府千方百计避谈的课题,他则从蒙古人怎麼看这个问题写这本书。他整理一九九一至二○○九年田野访谈超过一百位蒙古人的几十本笔记发现,他们谈近现代历史都提到:「二十世纪的蒙古人历史,除了文化大革命以外,其他无从谈起!」

「书中十四位登场的主人公,谈起文革,并不仅仅谈一九六六至七六年这十年的历史,他们都从十九世纪末,如何接触日本文明以后谈起,正因为从日本学到了文明和共产主义等思潮,被共产党认为是个原罪,而送上断头台,他们都是用这个观点条理分明的陈述。」

政大民族学系教授林修澈说,「没有墓碑的草原」读来很痛苦、太悲惨,以台湾二二八的心情读,发觉两者历史契合度很高。 对内蒙古,日本带来的是文明,在近代史发展上却遭遇文明开放的挫败,最后纳入中国土地,蒙古人在文革受害比例这麼高,几乎是被灭族。书里提及有人对加害者的道歉「坦然接受」,但究竟有多少中国人坦然接受道歉?他相当存疑。

林修澈并指,在他读来,这本书背后的精神是要独立、寻找蒙古人自己的道路,附录引用毛泽东曾支持蒙古独立,他看来好笑,因毛当年也曾支持台湾独立,类似这样的文句读来非常亲切、后来事件的发展也非常相似。林修澈反问杨海英,为何出了中译本,却不用自己的「俄尼斯、朝格图」蒙古名字,或蒙译日文名「大野旭」,却偏用最痛恨的汉名?杨海英坦言,他刻意让自己每次看到汉名,就不忘内蒙古人遭中共统治下,被迫失根的伤痛。


(特约记者:夏小华; 责编:吴晶)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 ... p;ct=clnk&gl=h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1 00: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政大協助 楊海英蒙古研究著作發表

2014-11-03

日本靜岡大學人文學部文化人類學教授楊海英3日返回政大發表著作《沒有墓碑的草原》中文版,左為漢語版翻譯劉燕子。照片提供:民族系。
日本靜岡大學人文學部文化人類學教授楊海英3日返回政大發表著作《沒有墓碑的草原》中文版,左為漢語版翻譯劉燕子。照片提供:民族系。
【校訊記者黃哲芬報導】曾在民族系擔任客座教授、日本靜岡大學人文學部文化人類學教授楊海英3日返回政大發表著作《沒有墓碑的草原》中文版,他感謝政大提供許多研究資料,也鼓勵更多政大師生從內蒙古在文化大革命經歷反思臺灣和香港的處境。

《沒有墓碑的草原》透過田野調查陳述內蒙古的歷史,敘事角度不同於北京官方出版品,2009年在日本發表,獲得「第十四屆司馬遼太郎獎」,近期被翻譯成中文上市。

楊海英表示,自己2011年在民族系客座一學期,此後與政大一直往來密切,協助社科院與日本靜岡大學締約。他透露,這本書寫作期間和自己任職時間重疊,許多內容有賴在國關中心蒐集包括《匪情月報》等有用資訊才得以完成。對他而言,這次回到政大發表新書,「有回娘家的感覺。」

楊海英全書以14個蒙古人為調查者來重現蒙古歷史,他表示,自己幾乎完完整整記錄這些蒙古人的歷史記憶,沒有多加修飾。

他從「民族創傷與歷史記憶再現的反思︰文革浩劫與蒙古人」出發提到,自己對20世紀的蒙古歷史特別有感,「在我書中幾乎所有的調查者在講述20世紀蒙古歷史時,都提及文化大革命時蒙古遭受共產黨大屠殺與整肅,之後便開始走向農牧、忘掉母語,被迫接受共產黨官方思想的事件。」

然而,這些蒙古人口中的20世紀歷史為什麼與現在漢人認識的蒙古不同?為什麼今日漢人普遍只認為中國存在西藏問題、新疆問題,卻不認為內蒙古也面臨存在問題?

他解釋,對他而言,共產黨在20世紀所做的無疑是一場民族清洗,蒙古的歷史並非僅是普遍華人所認為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尤其是在中國的殖民之後,「蒙古的一切,甚至是思想,在有形無形之下已被強行控制了數百年。」

他說,自己今日提出有別於於官方版本的歷史敘事,就是希望能質疑並挑戰官方理念,讓更多人反思內蒙古問題。

從內蒙古談到最近香港的「佔中」雨傘革命,楊海英以自身蒙古人觀點分析,認為香港正一步一步走上蒙古的道路,「1935年,毛澤東告訴蒙古人可以獨立,可以和波蘭、高加索一樣走上獨立的道路,我們相信了他。但是1945年後,我們卻變成了沒有民族自決的自治區。」楊海英認為,共產黨的字彙裡有「民族自決」這個詞,但始終沒有要實現的念頭。

至於臺灣會不會走上同樣的道路?楊海英表示自己無法預測,但希望他的書能夠引起一些不同以往的想法,也是《沒有墓碑的草原》中文版出版的意義。

楊海英還提到,這本書的視角與民族學的「方法論」相同,都是從被受訪者的角度撰寫,希望提供民族系有興趣的師生參考。

此書漢語版譯者、日本關西學院大學語言教育研究中心教師、人權作家劉燕子3日也出席新書發表會,並發表「紙做的墓碑、心做的慕銘:文化大革命與內蒙古」演講,分享翻譯過程點滴。她表示,《沒有墓碑的草原》一書讀來苦不堪言,「尤其是這本書中記載了蒙古女性遭受政治、民族與性別的災難,更讓我看了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http://www.nccu.edu.tw/mobile/ne ... 7721d41c83d4c00000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1 00: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席慕容:《没有墓碑的草原》 -敬致作者大野旭教授

《没有墓碑的草原》
-敬致作者大野旭教授

往昔 草原是没有墓碑的
死去的人与大地成为一体
是合葬 也是重生
来年芳草遍野 是文化深处
对大自然的信慕于疼惜

如今 草原也是没有墓碑的
遍野都竖起了蛮横的铁丝网
大自然的循环被迫断裂 走向死亡
所有生命最后只能与文化合葬

其中原由 后人
或许可以从你的书中探究
而我们的悲伤呢
那时会在何处 在何处隐藏?


联合报 2013-5-22
http://mongolsai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20 19:10 , Processed in 0.0160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