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31|回复: 0

叶曙明:批斗印尼代办

[复制链接]

0

主题

260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
发表于 2009-11-12 13: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造反派批斗印尼驻华代办
                                       
文革以后,“解放全人类”成为响彻大江南北的口号,“把红旗插到莫斯科去”、“把白宫变成红宫”之类的叫嚣,也时见于造反派的“革命宣言”之中。不少人都相信,世界革命应该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这些贫穷地区入手,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因此,抗美援越(南),追溯其根本动机,其实也含有“建立东南亚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文革把这种世界革命情结,发展到极致。19673月,林彪在军队军以上干部会议上的一个讲话中直言:“因为中国,就现时说,可以说是在世界上起决定因素的国家。对于革命来说,对世界革命来说,现在的中国是一个起决定因素的国家……只有中国不倒,中国不变色,世界就有希望。”
然而,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时已全线亮起红灯。对西方、对苏联、对东南亚的关系,全部陷于死火和停顿状态,甚至更糟。中国梦想中的世界革命,处处碰壁,差不多全部驻外大使都奉召回国,外交部被造反派接管,外交部长陈毅受到猛烈的批判。
  对于广州来说,最具震撼性的外交事情,莫过于中国与印尼绝交,以及香港的反英抗暴斗争。因为印尼有众多的粤籍华侨,香港就更不用说了。
中国与印尼关系的恶化,可以追溯到19659月,由中国支持的印尼共产党在雅加达发动武装政变,企图推翻当地政府。但被印尼军队所挫败,导致印尼全国大规模镇压共产党,几十万人惨遭屠杀。中国政府也因此受到严厉谴责,印尼爆发了激烈的排华浪潮。
1966年夏季,伴随着红卫兵破“四旧”,立“四新”的呐喊,全国各地是一片抗议印尼右派迫害华侨暴行的声音。19674月,中国与印尼正式断交,雅加达驱逐了中国代办姚登山,他在回国时受到了英雄式的热烈欢迎。大批印尼华侨也陆续返国。直到1967513,已经有四批印尼华侨回到广东,他们在黄埔港下船时,受到盛大的欢迎。
  中国政府于429下令驱逐印尼驻中国代办巴伦和新闻参赞苏玛尔诺,以及他们的家属共12人。他们于当天飞抵广州,准备经香港返国。但他们一下飞机,就被2500多名愤怒的广州群众包围了。人们挥舞拳头,狂呼“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印尼反动派”、“绞死苏哈托”、“绞死纳苏蒂安”等口号,声闻四野,惊天动地。有的群众还向印尼外交人员递交抗议书。
  据省人委外事办报告当时的情形:

  巴伦等离开停机坪后,愤怒的群众即把他们团团围住,最后把他们冲散围成四堆。苏玛尔诺夫妇及其孩子在人群的冲击下,曾跌倒数次,并高声叫喊,神情十分恐慌。另外,发现有个别中学生企图用拳头揍巴伦,但及时被人说服制止。他们被围困约达40分钟,始先后上车,但群众仍围住汽车高呼口号,并用标语牌、拳头敲击车身,经过十来分钟,汽车才得缓慢驶离机场。在前往宾馆途中,红卫兵的宣传车一直尾随着,并不断广播谴责印尼反动派的反华排华罪行。

  载着印尼外交人员的汽车驶进了羊城宾馆(即后来的东方宾馆),群众穷追不舍地尾随而至,红卫兵的宣传车把外交人员的车夹在中间,宾馆的汽车也驶过来助威,口号声震耳欲聋。当他们拖着疲惫的步履,进入宾馆房间时,一个个筋疲力尽,又饥又渴。

  参赞夫人接着说:是否有饭给我们吃?翻译告诉她,可以到餐厅去吃。他们要求把饭打到房间里来吃,服务员不同意,他们表示不吃。双方坚持了十来分钟,最后他们乖乖地到餐厅去了。但一进餐厅,又碰到二十多个革命小将(主要是服务员和参加广交会的翻译同志)向他们呼喊口号,他们只好狼狈地退回房间。

  当晚10时半左右,有几十名新归国侨生(华侨补校学生)冲进宾馆,要求斗争巴伦。省人委外事办并没有拒绝,而只是向他们交代政策,只能文斗,不能武斗。随即由他们派代表进入宾馆,把巴伦和苏玛尔诺揪到宾馆前广场,“群情激昂,斗争气氛炽烈,巴伦和苏玛尔诺站在人群中低头不语”。
  当斗争会正在举行时,又有许多群众蜂拥而至。斗争会开到半夜2时许,归侨学生在宣读抗议书后,把巴伦等人放了。在场群众坚持要把巴伦等人揪出来继续斗争。外事办的人劝说无效,只好又派人上楼把巴伦从房间拖出来。这时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四五百人,广播车也开进宾馆,不断高呼口号和朗读毛主席语录。夜空仿佛燃烧着烈焰,那个晚上,在宾馆内的其他客人,没有一个能够入睡。
  最后,群众勒令巴伦低头认罪,绕场一周。巴伦不肯,群众的愤激情绪,再次达到高潮,人们一涌上前,把巴伦推来搡去,一直闹到清晨6时许,巴伦的家属下楼准备去火车站时,才放他上车。部分群众还涌上他们坐的大客车,和他们一起去火车站,一路上不断地高呼“打倒苏哈托”、“打倒纳苏蒂安”的口号。两辆宣传车一前一后,押送着这批外交人员和家眷到火车站。在火车站门口,巴伦和苏玛尔诺又受到千多名学生的包围(大部分是暨大和华侨补校的侨生),他们把巴伦和苏玛尔诺带到场中央,又斗了约一小时。

  7时左右,群众才放他们进车站。由于人群拥挤,秩序较难维持。在混乱中,发现有人用拳头揍了巴伦二下,同时有人朝他脸上丢浆糊。他们上火车后,革命群众的代表还走上火车,要他们站在窗口,直到火车开后才准许他们坐下。为了预防不则事故的发生,临时调来了一些解放军协助维持秩序。

  这几个印尼外交人员已经濒临崩溃了,即使在火车开动的一刹那,他们仍不知道自己能否安全逃回印尼。但不论生死,他们再也支持不住了,一个个倒头昏睡,带着歇斯底里的噩梦,向着深圳方向飞驰而去。

【作者: 叶曙明】【访问统计: 】【20060120 星期五 23: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6-3 12:18 , Processed in 0.01771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